不過,法拉第置身於自己的小天地裏,卻如魚得水般快活。從此,一個個實驗給法拉第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他逐漸沉浸在自己的實驗中,充分領略著知識的奧妙。

從此,經常聽到法拉第在他的實驗室裏大喊大叫,因為他太專心了,經常忘記了自己在什麼地方,也忘記了是幾點鍾。少年的心中萌發了對科學的熱烈向往。閣樓實驗成了他一生事業的起點。

甘心獻身科學

法拉第從小就善於思考,經常提出一些有意義的問題。法拉第好提問題,以致別人這樣來形容他:他的頭“老是往前伸著,好像隨時準備向別人提問題似的”。

法拉第在裝書店當學徒時,不但博覽群書,而且用它們作指導,在宿舍裏做了許多實驗。他的工錢除了吃飯以外,幾乎全部花在買實驗用品上。

後來法拉第聽了戴維的講演,更下定了“獻身於科學”的決心。據說法拉第為了進皇家學院實驗室工作,戴維曾經同他進行過如下的談話。

戴維一邊指著自己手上、臉上的傷疤,一邊對法拉第說:“牛頓說過:‘科學是個很厲害的女主人,對於為她獻身的人,隻給予很少的報酬。’她不僅吝嗇,有時候還很凶狠呢!你看,我為她效勞十幾年,她給我的就是這樣的獎賞。”

法拉第堅定地說:“我不怕這個!”

戴維又說:“這裏工資很低,或許還不如你當訂書匠掙的錢多呢!”

法拉第回答說:“錢多少我不在乎,隻要有飯吃就行。”

戴維追問一句:“你將來不會後悔吧?”

法拉第頻頻點頭說:“我決不後悔!”就這樣,法拉第正式踏進了科學的殿堂。

巧妙回答疑問

法拉第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感應發電機後,準備向他的親朋好友表演這個新發明。

這是一台別致的裝置,隻見一個中心有軸的圓形銅盤垂直地固定在支架上,並且伸進到一塊水平固定的馬蹄形磁鐵的兩極之間。銅盤的中軸聯結一根導線,銅盤邊緣和另一根導線保持接觸,兩根導線和一隻電流計相連。

客人們對這個“怪物”很感興趣,他們懷著極大的興趣觀看著,想親自證實一下,這台怪模怪樣的裝置是不是真的能源源不斷地產生出電流來。

法拉第大聲宣布“表演開始”以後,就輕快地轉動搖柄,銅盤在兩個磁極之間不停地旋轉起來。隻見電流計的指針逐漸偏離零位,銅盤的轉速越快,電流的讀數越大。

客人們讚不絕口,隻有一位故作聰明的貴婦人不動聲色,她取笑地問法拉第:“先生,你發明的這玩意兒有什麼用呢?”

法拉第把手放在胸前,微微欠了一下身子,回答說:

“夫人,新生的嬰兒又有什麼用呢?”

人群中頓時爆發出一陣喝彩聲。

多麼巧妙而又正確的回答!“嬰兒”看來無用,但卻會長成“巨人”。法拉第設計的這台裝置就是今天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發電機的雛形。

有了發電機,電就不再是神秘的東西,它將從科學家的實驗室走向工廠、礦山、農村,走進每一個家庭,照亮整個世界。1831年是值得永久紀念的一年,電磁感應是法拉第生平最偉大的發現。

不愛金錢愛科學

由於法拉第在電學和化學研究上出了名,有一段時間,法院曾經聘請他做專家作證的工作。在不到一年時間裏,法拉第獲得了5000鎊的報酬。

這時候,一位朋友勸法拉第辭去皇家學會的研究工作,告訴他“如果繼續幹下去,每年可以穩賺25000鎊”。

當時皇家學會每年給法拉第的報酬隻有500鎊。愛科學不愛金錢的法拉第經過慎重考慮,為了專心進行科學研究,毅然辭去了專家作證的工作。

法拉第經常不分晝夜地在實驗室裏工作,為了利用每一分鍾時間,凡是和實驗無關的事情,他盡量推辭、謝絕,他不去朋友家吃飯,不上劇院看戲。

法拉第不停地做實驗,記筆記。在他的實驗日記上,記滿了“沒有效果”“沒有反應”“不行”“不成”等字樣。

1855年出版的八卷《法拉第日記》就是他日夜辛勤工作的證明,他的一係列重大科學成果,就是他心血和汗水的結晶。

我不想變成貴族

法拉第一生獲得過無數名譽頭銜,但他從來沒有在意過,而是隨便丟在了一個盒子裏。法拉第不羨慕榮華富貴,他始終保持著一個正直的、勤懇的科學家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