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華羅庚才如夢初醒,聽到地上傳來“哇哇”的哭聲。原來華順一邊吃棒棒糖一邊在屋裏玩兒,不知被什麼絆倒了,剛巧摔在他的腳邊,小臉上掛滿淚珠,看來已經哭了好一陣子……

華順長大後,常常指著身上留下的疤痕對人說:“看,這就是我父親華羅庚在我小時候隻顧看書沒時間照顧我的‘傑作’。”重才不重貌

一天,華羅庚收到一封來自廣州中山大學的來信,信是一個名叫陸啟鏗的學生寫的,他在信中敘述了自己的身世、身體條件、學業情況,特別是寫了他對數學研究的興趣,表示願意做華羅庚的學生,在華教授的指導、關懷下,在數學領域研究一輩子。

華羅庚邊看信邊琢磨這個人是誰,突然他一拍桌子,說道:“哦,我想起來了。”

坐在一旁的妻子嚇了一跳,瞪了一眼華羅庚,說道:“你做什麼呢?一驚一乍的,孩子們剛睡著。”

華羅庚歉意地說道:“我想到這寫信的人是誰了。”

“是誰啊?”

“你還記得我上次去廣州給中山大學作報告回來後說的那名學生嗎?”

“就是那個半身癱瘓,必須靠著雙拐才能走路的殘疾青年?”

“對,就是他。當時我作完報告,他還問了我很多問題呢。這封信就是他寫的,他快畢業了,想做我的學生。”

妻子高興地說:“你不是和我誇他聰明嗎?說他是搞數學的好苗子,現在他有這個想法,不是正好遂了你的願。”

誰知,第二天華羅庚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宣布後,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

有的人說:“您現在是無人不知的大數學家,欽慕、追隨您的人不計其數,為什麼要選一個不太清楚底細的人呢?”

也有的人說:“那是個殘疾青年,您要是真的同意他做您的學生,那在生活中他會給您帶來很多麻煩的。”

華羅庚對那些反對他想法的人說:“我選擇學生,注重的是才不是貌,對那種以貌取人、用人唯親的做法我是最不讚同的!”

不久,華羅庚給陸啟鏗寫了回信,同意了他的請求。後來陸啟鏗在華羅庚的指導下,發奮學習,而今已成為有名的數學家。

年譜

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一個小商人家庭。

1922年,入金壇縣立初級中學學習。

1925年,初中畢業,到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習會計,後因家境貧寒,輟學回家。

1927年,和吳筱元結婚。

1929年,受雇為金壇縣立初級中學庶務員,冬天,身患傷寒症,經過近半年治療,病雖好了,但左腿落下終身殘疾。

1930年春,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在上海《科學》雜誌發表。

1931年,經清華大學數學係主任熊慶來和楊武之的推薦,到清華大學任助理員。

1933年,被清華大學破格提升為助教。

1934年,成為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會乙種研究員。

1935年,被提拔為教員。

1936年,赴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習。

1938年,結束留學生活。回國後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

1939年至1941年,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寫了20多篇論文,完成了第一部數學專著《堆壘素數論》。

1946年2月至5月,應邀赴蘇聯訪問。9月,訪問美國。

1950年,率領家人從美國回到北京,任清華大學教授。

1952年,中國科學院數學所成立,擔任所長。成立計算機小組。

1953年,參加中國科學家代表團赴蘇聯訪問。

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即院士。

1956年,籌備的計算機研究所成立。

1957年,論文《典型域上的多元複變函數論》獲國家發明一等獎。出版《數論導引》。

1958年,被任命為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兼應用數學係主任。

1960年,《運籌學》論文發表,開始嚐試將數學理論研究用於國民經濟生產實踐。

1963年,和學生萬哲先合寫《典型群》一書出版。《高等數學引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