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學生人物互選
一
1917年的6月,火熱的夏天。綁架事件之後,所有人對王子鵬的印象都發生了轉變,毛澤東也一樣。
一師操場,隨著子鵬一聲口令,十來個同學一齊立正。子鵬小跑到毛澤東麵前,立正,敬禮:“一連下士王子鵬報告上士,本班全體集合完畢,請上士下令!”毛澤東沒有馬上作聲,伸手給子鵬扣緊了軍裝最上麵的扣子。四目相對,兩個人都會心地微笑了。毛澤東拍了拍子鵬的肩膀:“開始巡邏吧。”
“是!向右轉,出發!”帶著從未有過的自信與昂揚,子鵬帶隊向校門外走去。
透過校長室的窗戶,看到子鵬和學生軍消失在大門外,孔昭綬將目光移向了飄揚的校旗,一時感慨頓生:“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毛澤東組建學生軍的建議能得到孔昭綬的首肯,是因為孔昭綬自己也是一個極度崇尚曾文正公的學人,想投筆從戎是多年的夙願,並不是突生壯誌豪情。他一直有個從軍夢,常常和同事朋友談起,這輩子如果不教書了,一定要去當個將軍。現在看到毛澤東他們的學生軍練得那麼好,這樣的心情更是迫切了。他一直都相信楊昌濟的眼光,相信毛澤東是個非凡的學生,但也隻是個學生而已。他卻沒想到,原本隻是想讓學生練就一點尚武精神,而毛澤東硬是把二百學生給練成了二百軍人,連一師附近這一片的治安巡邏都讓他們擔起來了,還真是大出他的所料。
正因為這個原因,他才把楊昌濟請來,和他談起了自己的新想法:“這一段,我們的學生自治運動開展得不錯,趁著這個學期結束,我想用一種全新的形式總結一下。”
當楊昌濟聽說這全新的形式就是學生人物互選時,立刻便表示支持,並就具體細節和孔昭綬進行了探討。
互選通知一公布,立刻就成了讀書會成員們最關心的話題。周末到了君子亭,不需要誰提醒,大家就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起來了。
“通知都出來了,明天公開投票,德智體三大項,下麵分人品、自治、文學、言語、才具、膽識、體育等等十個小項。”蕭三興致勃勃,“每人限投兩票,學生選學生,老師不參與。這可不是老師給誰打分呀,是全校同學投票,誰在同學裏頭最有威信,最得人心,最能服眾,人心一杆秤,當場見分曉的。”
畢業後已經到楚怡小學教了兩年書的蕭子升留意到今天斯詠沒有來,心裏說不出有多失落,對大家正在討論的問題也很不以為然:“選上又怎麼樣?”
但他的聲音太微弱了,根本沒引起大家的注意。性急的警予扯著大嗓門問:“哎,你們說,這次人物互選,你們一師範誰能得票第一?”
開慧想也不想就回答:“那還用說,當然潤之大哥。”
何叔衡也點著頭:“嗯,我也覺得應該是潤之。”
“不見得吧?就他那個成績,數理化音樂美術,幾門都不行,還優秀學生?”
子升可不看好這個嚴重偏科的毛澤東,但他這句話卻很讓毛澤東不服氣,毛澤東自信地反問:“又不光是選成績,除了成績差一點,未必我毛潤之沒有優點了?”
子升看看他猴急的樣子,故意激將道:“你這個意思,這個第一非你莫屬嘍?”
“我沒這麼講啊,誰得第一,大家選嘛。”毛澤東趕緊繳械,不敢再就這個話題和子升糾纏下去。
警予的目光投向身邊一直沒作聲的蔡和森,蔡和森卻淡淡地微笑著,全無開口的意思,她耐不住了:“要我說,一師的優秀學生,這裏也不止一個吧?”
子升聽出了警予話裏的弦外之音,笑笑,明白地說:“對,要是我來投票,我就投給蔡和森。”
一時間,李維漢等幾個同學讚成子升的提議支持蔡和森,張昆弟、羅學瓚連聲附和蕭三支持毛澤東,局麵基本成了一半對一半。
子升溫和地煽著風:“潤之,和森,你們兩個自己說,誰會得第一。”
毛澤東立即表態:“選別人我不講,選蔡和森,我毛潤之一百個服氣。”
所有人都等著蔡和森開口。蔡和森平靜地微笑著,攤開了手裏的一本書:“我們今天不是討論黑格爾的哲學原理嗎?還是談正題吧。”
學生互選,別說在一師是首創,在全國的學校裏也是首創呢。這麼大的一個舉措,學生們在討論,老師們也在討論。
教務室,孔昭綬率先提出了這個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列位先生,你們猜猜,這次學生互選,誰的票數會第一?”
正在忙著的老師們都放下了手裏的工作,連老學究袁吉六也端起了水煙袋,自信地說:“要說誰能得第一,袁某心裏,倒認準了一個。”
費爾廉和老先生開玩笑:“我也覺得有個學生一定會得第一,不知道和袁先生想的是不是同一個人。”
兩人正要說,孔昭綬打斷了他們:“哎,兩位先生且慢,我有個建議,咱們在座的先生學一回瑜亮,各自把答案寫出來,一起公布,再跟學生投票的結果作個對照,大家覺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