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雞要求朝見國王,被允許後,他被帶到國王的大廳,國王問他:“你這麼遠來我這兒幹什麼?”公雞立即回答說:“尊敬的國王陛下,我是來向您的女兒求婚的。”國王聽後,覺得這是對他的莫大侮辱,非常生氣,就命令他身旁的衛兵道:“把這隻放肆無禮的公雞關進雞欄!”公雞立即被關進了雞欄,和許多雞關在一起。公雞就把狐狸叫出來,饑餓的狐狸從雞耳朵裏跳出來,看到這多麼雞,毫不客氣地美餐了一頓,結果把這群雞全部吃光了。國王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後更為生氣,他向衛兵發出新的命令:“把這隻放肆而大膽的公雞關進羊欄裏。”公雞又和一大群羊關在了一起。公雞一到羊欄裏,就把狼從耳朵裏叫了出來,饑餓的狼很快就把羊吃光了。這個新的災難使國王大發雷霆,他大聲向衛士們喝道:“把這隻放肆的公雞關進驢棚裏,讓驢把它踩死!”他沒想到這次會給他帶來更大的災難。這一次公雞把饑餓的鬣狗叫來,很快鬣狗就把所有的驢子咬死了。這一次簡直把國王氣瘋了。國王向衛士命令到:“把這隻放肆的公雞帶到我的麵前,讓我來親自懲罰他!”公雞被帶到了國王的麵前,國王對他大加指責一番,想把他殺死。這時候,公雞把耳朵裏饑餓的獅子叫了出來。獅子從雞耳朵裏跳了出來,他抖動著鬃毛,張牙舞爪地大吼一聲,就要向大臣和衛兵撲去,結果把大臣和衛兵都嚇跑了,隻剩下國王一個人,嚇得渾身發抖,臉都白了,任憑公雞和獅子擺布。
國王跪在公雞麵前求饒道:“噢,善良的公雞先生,噢,高貴的公雞先生,我請求您和我的女兒馬上結婚,饒了我和我的大臣吧。”這樣他們為公雞舉行了一個盛大的、歡樂的結婚儀式。每個人,包括狼、狐狸、鬣狗和獅子在內玩得都很痛快,他們盡情歌唱,翩躚起舞。從此,公雞就定居在這個國家裏,國王也把他的半壁江山作為公主的嫁妝送給了公雞。這樣,公雞和公主一直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有本事的國王
在古印度有一個叫哈爾曼的國王,這個國王一點兒本事沒有,可他卻喜歡別人誇他有本事,稱他為有本事的國王。所有到宮中來的人都投其所好,稱國王為有本事的國王,國王心裏快樂,就把珍寶賞給他們。但是,得到他獎賞的人一出宮門,他就暗中遣派侍臣去跟著他們,等他們走到半路,就把賞賜的珍寶劫了回來。
有一次,有個很滑稽的人,聽說了這件事,想出了一個對付國王的辦法,有一天他到王宮裏來,表演他拿手的雜技,既滑稽又好看,國王快活極了,就額外賞給他許多珍寶。
當這個滑稽人謝了國王,辭別出宮門的時候,他卻把臉朝著國王,倒騎著馬出宮門去。
國王見了,很是詫異,吩咐侍臣,把他追回來,問道:“你為什麼倒騎著馬走路?”
滑稽人答道:“我這樣做是為了防備陛下的隨從,把陛下給我的珍寶劫奪回去。”
國王聽了,慚愧得臉也漲紅了,再不敢叫人劫他的珍寶。於是滑稽人製服了不誠實的國王,得到了許多珍寶,滿載而歸。孤傲的樹
一個人的院子裏種著一棵楊樹,長得枝葉繁茂,傲然將它的枝葉伸向天空,它的自我感覺很好,它對在它旁邊的一根筆直的、破舊的柱子很看不起。
“柱子,你太靠近我啦,你能離我遠一點兒嗎?”
那柱子裝作聽不見,沒有回答楊樹的話。
接著,那棵楊樹轉身對圍繞著它的荊籬。
“荊籬,你不能滾到別的地方去嗎?我看見你就生氣。”
荊籬裝作聽不見,也沒有回答楊樹的話。
一隻小螞蟻抬起它聰明的小頭,望著那棵楊樹說:“美麗的楊樹,難道你沒看出那柱子扶持使你正直嗎?你沒認識到那荊籬是在保護著你免交惡友嗎?”怪物原形
有一天夜裏,一隻花斑虎悄悄溜到熊的宅院裏偷雞吃,不幸的是,花斑虎抓雞時,雞的驚叫聲驚醒了熊,他立即來到院子裏查看,仔細一瞅,發現是花斑虎,便喊道:“抓賊,抓賊羅!”這時狗、兔等其他動物聽到熊的喊聲,紛紛跑來幫助熊捉賊。花斑虎一看情況不妙,撒腿就跑,慌不擇路,錯跑進了一家木匠房裏,隻聽到咕咚一聲,掉進了石灰坑裏。他怕熊打他,於是便使勁掙紮著爬出坑來,這時花斑虎渾身都粘滿了白灰,活象一隻裹著白布的怪物,他已顧不了這些,趕忙往外逃,剛到門口,熊和同伴們就趕到了,看到前麵的怪物驚恐地問:“你是誰!你從哪裏來?”花斑虎一聽,知道熊沒有認出他,靈機一動,便說:“你們怎麼連我都不認識了,我是你們的大王,我聽到你們喊抓賊,我就跑來了。”熊聽信了花斑虎的謊言,便請他到家中,大擺宴席為他壓驚。在宴會上,花斑虎看到白兔,便問道:“你的孩子有多大了?”白兔回答說:“尊貴的大王,我的孩子三歲了,他們說起話來很好聽。”花斑虎聽到這裏,有了吃兔寶寶的念頭,便對白兔說:“明天把兔兒給我送來,聽明白了嗎?”白兔聽後嚇得渾身哆嗦,回到家便找同伴想辦法。他們搬來了木頭在河邊築起了圍牆,準備讓那位“大王”跳牆而過,隻要他一跳過來,必定落入河溝。
第二天,花斑虎到約定的地點去吃小兔。白兔一見到花斑虎便說:“請大王跳過圍牆用餐,兔兒們在那兒恭候多時了。”花斑虎一聽高興極了,急忙跳過圍牆,正好掉進了河溝裏,他在水裏竭力掙紮,費了好大勁才遊到岸邊,可是他身上的白灰被水衝得一幹二淨,現出了原形,熊和同伴看到“大王”原來是偷雞的花斑虎,憤怒地一擁而上,圍著他又撕又咬,不一會兒就把他咬死了。頭領的兒子
在宋朝的時候,在福建省的海邊上住著一些漁民,他們以打魚、采珠為生,他們本想安穩地過日子,沒想到卻有一夥海盜經常襲擊他們,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他們決定推選一個頭領,這個頭領上任後,領著漁民打敗了海盜,從此過上了好日子。這個頭領有一個兒子,有一次他和一些商人一起到海中去采珠。這個頭領的兒子,對於駕船的方法,讀過很多書,而且記得爛熟,他對大家說:“這一趟,諸位大哥放心吧,我一切都很在行的。譬如說吧,遇到了礁石,或者海水倒流,那時候的確是很危險的,然而隻要把舵這樣握著,這樣改正方向,這樣拿穩,那就沒有事了。這一切方法,書上都有記載,我現在都能背得出來,不漏一個字。”大家都很相信,對他敬佩得不得了。這樣,他們的船就開到海上去了。船上原來有一個掌舵的,不幸到了海上,忽然生了急病,無法醫治,很快就死掉了。這個頭領的兒子於是就代替了這個掌舵的職務。而海水也果然洄流激轉起來,船盡管在漩渦裏旋轉,大家卻隻見這個頭領的兒子嘴裏念念有詞地說道:“應當這樣握著,這樣改正方向,這樣拿穩。”實際上卻毫不知道如何才能離開漩渦。結果,船在原地旋轉了好多圈以後,就翻沉了下去,把全船人都淹死了。麻雀的忠告
去時候,有一隻非常疲勞的馬,連走回自己的馬棚的力氣都沒有了。
那是在冬天,非常寒冷,西北風不停地刮著。所有的街道都覆滿了冰雪。
“我實在走不動了,我要在這兒停下了。”馬說著,便躺在地上。
一隻饑餓的小麻雀拍著翅膀飛到他旁邊,細聲對他耳語:“馬大哥,你不是在街道上,而是在結了冰的河流上,可要小心啊!”
馬大哥累壞了,他不理會這忠告。他打了個大大的哈欠,就睡著了。麻雀一看馬不聽自己的話,便飛走了。
他身體的體溫一點一點把冰融化掉,最後,哢噠一聲,冰裂碎了。
當他落進水裏,才駭得驚醒過來。等他在冰水中遊上岸時,他想早知如此,就該聽從那友善的麻雀的忠告。大象和鯨魚
象說:“陸地上,我的力氣最大,我為陸地上萬物之尊。”鯨魚說:“海洋裏,我的力氣最大,我是海中霸王。”兔子聽見了,心裏暗暗好笑。
這天,兔子來到大象家,說:“象大哥,我家的水牛掉到海裏去了,拉不出來,聽說你力大無比,你能幫我個忙嗎?”
大象洋洋得意地說:“行啊!”兔子說:“我把繩頭交給你,我一敲鑼,你就開始拉。”大象不無驕傲地說:“好吧,你就看我的吧!”
兔子又拿著繩子的另一頭,跑到海邊,對鯨魚說:“鯨哥哥,我家一頭水牛特別髒,我想拉它到海裏洗洗,可是怎麼也拉不動,聽說你力氣天下第一,你能幫我拉一下嗎?”
鯨魚搖頭擺尾:“沒問題。”兔子說:“我把繩頭給你,你聽到鑼聲就用力拉。”鯨魚傲慢地說:“行啦,行啦,把繩頭拿來吧!你趕緊敲鑼吧!”
兔子爬到一座小山上,用盡吃奶的力敲起了鑼。“鏜啷啷”鑼聲一響,大象鯨魚各逞強,你拉我,我拉你,半斤八兩正相當,最後,繩子被拉斷了,大象跌個四腳朝天直哼哼,鯨魚跌個滾地軲轆哭爹又叫娘。
兔子笑得肚子直疼,他邁著四方步來到大象麵前調侃地問:“象大哥,我家的水牛呢?”
大象臉紅了:“我把繩子都拉斷了,還不出來,你家的這頭水牛力氣比我還大。”說完,大象灰溜溜地跑到樹林裏去了。
兔子又去問正哼哼的鯨魚:“怎麼樣?鯨大哥,你幫我把水牛拉下海了嗎?”
鯨魚慚愧地說:“我把繩子都拉斷了,還是拉不下來,你家這頭水牛的力氣比我更大。”剛說完,鯨魚一個猛子紮到海底去了。
兔子又是大笑:“哼,你們這些傻瓜,我的力氣才比你們大呢。”說謊的狐狸
有一隻狐狸,為了尋找獵物,用黃蒿護身蹲在一個雜草叢生的山坡上東張西望,它忽然看見一群小羊羔在河邊吃草,剛想站起來去捉一隻吃,這時迎麵來了一隻狗。
這條狗的名字叫“阿日斯蘭”,按照老牧民的話,是照看小羊羔的意思,狐狸怕狗,馬上伸開四肢仰麵躺在地上,閉上眼裝死,阿日斯蘭信以為真,放心地回到老牧民那裏,老牧民問它:“你怎麼丟下羊羔回來了?”“你放心吧,沒有什麼野獸去害羊羔,雖然有一隻狐狸,但我看見它已經死了。”
老牧民馬上說:“你上了狐狸的當,咱們快去救羊羔。”說著,他把村裏的人集合起來,騎上馬拿著木棍,領上阿日斯蘭直奔河邊,包圍了這塊草叢。這時狐狸已經吃掉了一隻羊羔,想去捉另一隻時,發現已被人包圍了。
“壞了!”狐狸嚇了一跳,但靈機一動,馬上想出了一個花招,笑著對牧民們說:“我正準備去找你們,告訴你們那條狗吃了一隻羊羔,如果你們不信,請看地上的血跡和殘骸。”
老牧民聽了後,說聲:“太狡猾了。”照著狐狸的頭上就是一棍子。阿日斯蘭這時也衝上去把狐狸咬死了。大象和小猴合作
大象,身強大壯,長鼻子一卷,能把大樹連根拔起。在森林王國裏,一向有“大力士”的美稱,所以它總是盛氣淩人的,覺得誰也比不上它。
小猴呢,大家都叫它“小機靈”,它身體雖然瘦小,可是敏捷靈活,它也為自己的本事感到驕傲。
因此,大象和小猴每次碰到一塊兒,總是爭論不休。
大象說:“小家夥,你長得多可憐啊,一陣大風就能把你吹跑。看咱大力士,又粗又壯,可以力拔千斤,能把一棵大樹推倒,你行嗎?”小猴一聽,馬上不服氣地回答:“得了吧,蠢笨的大塊頭!你看我長得多麼靈巧!你會爬樹嗎,你會用尾巴把自己吊在樹上嗎?”
它們倆爭來爭去,毫無結果,最後決定去找公正的黃雀評評理。黃雀站在枝頭上,遠遠地就看見了它們倆,大聲和它們打招呼:“喂,大力士,小機靈,你們倆要到哪兒去呀?”
大象和小猴快步跑過來,搶著說:“我們正要找你給評一評呢,到底是長得粗壯好,還是長得靈巧好?”
黃雀一聽,說道:“好吧,就讓我來給你們評評。不過,我有個條件,你們得先到河對岸摘幾個果子來。”
大象和小猴答應了,一起向河對岸走去。到了河邊一看,哇!水流滾滾,風大浪高,小猴嚇得連連退了幾步,而大象卻紋絲不動,神氣十足地說:“不行了吧。看我這壯身子,多深的河我也敢過,多大的浪我也不怕。你快過來坐在我的背上吧,我馱你過河!”
過了河,它們來到了果樹下。綠油油的葉子間是一枚枚成熟的果子,散發出陣陣香氣,真誘人啊。大象搶先一步,龐大的身軀猛地向大樹撞去,想撞倒它後再摘果子,可是果樹太粗了,沒撞倒;它想把果子搖下來,又搖不動;於是,它使出最後的絕招,把鼻子伸得長長的,想摘下幾個果子。可是那紅豔豔的果子好象故意和它作對似的,全長在高高的樹尖上,大象的鼻子再長也夠不到它們。這次,“大力士”可傻眼了,急得在樹下團團轉。
小猴現在可高興了,得意洋洋地對大象說:“你等著,看我來摘果子!”
說完,噌噌幾下,就爬到了樹頂上。它專挑又大又紅的果子向下扔,大象在樹下揀,一會兒就把大嘴塞得滿滿的,然後又馱著猴子過了河,回到了剛才找黃雀評理的地方。
黃雀笑著對它倆說:“到底是長得粗壯好,還是長得靈巧好?現在你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依我看,你們各有各的長處,也各有各的短處,誰都需要取長補短。如果剛才你們不合作,隻憑自己的那點本事,能摘來果子嗎?”懶漢投親
傳說在古埃及有一個懶人村,村裏的老老少少都特別懶,村裏最懶的人叫劉大毛,他有個姑父住在旁邊的勤勞村裏,有一日他決定去投奔姑父,姑父熱情地接待了他,可時間一長,姑父有點兒討厭他了。因為這個人實在懶得什麼事也不肯幹,他姑父忍無可忍了,把他趕出了家門,臨走時,給他拿了三張大餅。
“上哪兒去呢?”懶漢不知去哪兒才好,沒辦法,就把裝有三張大餅兒的包裹吊在脖子上,毫無目標、漫不經心地走著。可是走著走著,肚子餓起來了。
“啊,肚子餓了,真想吃大餅啊,可是要取出來吃,可太麻煩了!”
真是一個少見的懶漢,他為此忍著饑餓。
“怎麼沒人來啊,要是有人來的話,就請他幫忙解開包裹。”
他邊走邊想著,這時,從對麵走來了一個頭戴鬥笠,張大嘴巴的男人。
“嘿嘿,莫非他餓慌了,才把嘴張得這麼大?”
他這麼想著,等他走過來。
“喂,能不能替我解下吊在脖子上的包裹啊?裏麵還有三張大餅呢,讓一張給你怎麼樣?”
於是,那男人回答說:
“你說什麼呀,我的老弟,我正愁鬥笠的繩子鬆了,而係起來又是那樣的麻煩,所以才張開大嘴,好讓下巴去繃緊那繩帶啊!”後來,兩個懶漢一個餓死了,另一個因為嘴張得太大累死了。錦雞大哥與大象小弟
從前在大山裏住著兄弟四人,由於父母早亡,兄弟四人相依為命。白天他們一起去開荒種地,晚上一起回家做飯,喂養牲口,因為他們都非常勤勞,加上兄弟四人團結和睦,所以日子越過越紅火,年年糧食滿倉,牛羊滿圈。
有一天晚飯後,兄弟四人坐在一起談天,大哥說:“咱爹娘死得早,是我領著你們苦幹,才有今天這樣紅火的日子,這是我的功勞!”
“由於我的功勞。咱們的日子才過得這樣好!”一向隻知幹活沉默寡言的老二說。
“這是我們倆的功勞!”老三老四也不甘示弱地一齊說。
於是弟兄四人爭來論去直爭得臉紅脖子粗,可誰也不服誰,最後還是大哥提議說:“咱們都別爭啦,還是明天請教畢力師父吧!”
第二天一大早,兄弟四人就來到一個大山洞裏,向一位在這裏修行多年的老和尚師父請教。畢力格圖師父聽了他們的話,先給他們講了一個故事:
在山的那麵,住著四個動物。它們是:大象、猴子、兔子和錦雞。它們在一起相處得很好。一天,其中一個提議道:“咱們四個,比比誰的年齡最大,誰就是大哥,小弟弟都聽大哥的話。”
其他三個動物,也都點頭稱讚,可是怎樣比呢?他們誰也不知道自己幾歲了。最後,大象來到一棵大樹底下,決定用大樹來衡量誰的年齡大。
身高體壯的大象首先說:“我很小的時候,這棵樹就和我一般高。”
“我小的時候,這棵樹也和我一樣高。樹蔭剛夠我乘涼。”聰明機靈的猴子緊接著說。
兔子一聽不慌不忙地說:“我小的時候,這棵樹剛紮下根,我還啃過它的根呢。”
“這棵樹的種籽還是我用嘴銜到這裏來的呢!”錦雞最後自豪地說道。
這樣,錦雞年齡最大,是大哥,大象最小,是小弟。以後無論是外出還是幹活,弟弟們都聽哥哥的話,大家在錦雞的組織領導下,和睦相處,長期共同生活。後來他們都變成吉祥的象征,它教人知道團結和尊重他人勞動的意義。
兄弟四人聽完畢力師父的故事,都感到非常慚愧。發誓不再爭功搶德。從此,弟兄四人又和睦相處,安居樂業。地主的綽號
在漢朝的時候,洛陽城郊有一個劉家村,這個村裏有一個傲慢的地主。他很喜歡這些名字,可是,村裏人偏偏不叫他這些名字,而是淨給他起綽號,這令他很生氣。
他家花園裏種了幾棵柳樹,人們就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做“柳樹地主”。
他知道了這個綽號,認為這是對他的嘲弄,便把院子裏的柳樹全部砍掉,以為這樣一來就不會再有這樣一個討厭的綽號了。
可是,樹雖然砍掉了,還有樹樁呢!人們又開始稱他為“樹樁地主”。
這個綽號也傳到了他的耳朵裏。他火冒三丈,吩咐立刻把樹樁連根刨掉。可是樹樁沒有了,地上還留有一個大坑呢!於是,人們又叫他“樹坑地主”。
這個傲慢的地主雖然給自己起了一長串好聽的名字,但是,人們卻一直在叫他的綽號。地主怕再聽人們叫他的綽號,於是每天連門都不敢出了。老鬆樹的毒計
在一座高山上,長著一棵千年的老鬆樹,長得並不根深葉茂。樹上住著一隻彩鳳,樹下住著一條白蟒。
彩鳳和白蟒是多年老鄰居了。它們相處得很好,每天出去覓食,晚走的總要送先出去的,早歸的一定要迎接回來晚的,要是有一個回來太晚了,另一個就會不安起來。它們倆就這樣互相關心,和睦相處。
老鬆樹對它們倆這種關係有些嫉妒,它既不高興它們倆如此親密,也不喜歡它們倆住在它的“身上”和“腳下”。鬆樹認為,若不是它們住在這裏,自己也早就根深葉茂了。從此,老鬆樹就暗暗想如何使它們倆變成仇敵,以便讓他們離開這裏,自己過安穩的日子。最後,它終於想出一條妙計。
一天,白蟒送走了彩鳳,正準備出去覓食,當向老鬆樹告別時,老鬆樹說話了:“蟒大哥,請您等一等,我們相處多年了,真是親如兄弟,應該有啥說啥,不過……唉,有件事實在難以開口啊!”
“什麼事使你這樣唉聲歎氣?鬆樹大哥,說說吧。”
“我們親如一家,不說,真有點對不起你。”
它又歎了口氣,“請不要生氣,昨天我聽到那隻彩鳳罵你的話,簡直不堪入耳啊!”
“它怎麼罵的?”
“它罵你是臭長蟲,三棱腦袋,還說,要啄破你的頭,喝你的腦漿,獨占我這棵老鬆樹。如果你不信,請明天早晨注意一下。”白蟒聽後氣得一句話沒說就走了。
傍晚,彩鳳回來了,它剛落到巢裏,還沒有來得及向老鬆樹問安,就聽見老鬆樹說:“辛苦了,鳳大哥,我們在一起這麼多年,真夠得上親如手足,從來也沒瞞過你什麼事,不過有件事,不知當講不當講啊!”“鬆樹大哥,你就說吧。”“唉!我們相處得這麼好,不告訴你,真對不起你。今天那條臭蟒蟲罵得難聽極了。它罵你是臭鳥雛,要咬開你的胸膛,吃你的心,然後獨占我這棵老鬆樹。我見它每天早晨還窺探你的行動呢!不信,明天早晨你看看就知道。”彩鳳聽了氣得直發抖。本來準備去迎接白蟒,氣的也沒去,飛進巢裏,等候明天。
第二天早晨,白蟒從洞中伸出頭來偷看彩鳳;彩鳳呢,也探出腦袋俯視白蟒。它們互相觀察,憤怒的眼睛更增加了仇恨。彩鳳氣憤地罵道:“臭長蟲,想吃我的心。”白蟒更是氣惱:“臭鳥,想喝我的腦漿。”這樣一對罵,它們倆更加相信老鬆樹的話了。越吵越凶,越罵越難聽,最後竟動起武來。彩鳳啄破白蟒的腦殼,白蟒咬破了彩鳳的胸膛,雙方死在老鬆樹的毒計之下,老鬆樹卻得意地笑道:“現在該是我把枝條伸展到九宵雲外,把根紮下龍宮的時候了,啊哈哈哈哈!”集體的力量
在一片草地上,有群牛正在吃草。忽然,有一群狼向牛群襲來。有幾隻膽小的牛掉頭就想跑,這時,一頭老牛叫住了它們,說道:“你們幾個能跑過狼嗎?不要怕,咱們的犄角是最好的武器,隻要咱們齊心合力,一定能戰勝狼群。”
這頭老牛把所有的牛都叫到了一起,讓它們角朝外站成一圈,說道:“好了,咱們的陣勢擺好了,現在可以戰鬥了。不過,希望你們有信心,勇敢些,不要害怕!不管狼群從哪個方向進攻,都會碰到咱們鋒利的犄角上。”
這時,狼群來了,立刻凶猛地撲向牛群,可萬萬沒想到一開始就碰到了牛角上,不得不後退。狡猾的狼從兩麵進攻,也同樣被齊心的牛群擊退了。最後,狼群分成了幾夥從四麵八方同時進攻牛群。但是一個個都碰到牛角上,帶著傷逃跑了。
勇敢的牛群依靠集體的力量,終於戰勝了凶惡的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