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警告的聲音(1 / 1)

清晨,當你睡得正香的時候,小鬧鍾的鈴聲會“滴零零”地響起來,提醒你該起床了;當你過馬路闖了紅燈時,警察叔叔就會吹哨子,告訴你違反交通規則了;當在大街上聽到警車的鳴笛,汽車和行人就會趕快讓路,留下一條寬敞的大道給緊急車輛通行。想一下,在你的身邊,還有哪些警告的聲音?

警告聲的特點

警告聲是為了引起人們的注意,因此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聲音尖銳而刺耳,並且不斷變化。所以聽到水燒開了響起的口哨聲,或者救護車警報器的鳴叫,我們會馬上做出反應。

穿透力強的聲音

警告聲比一般的聲音都要大,因此能傳播很遠的距離,甚至能穿透窗戶。比如,如果哪個地方著火了,你在很遠的地方就能聽到消防車的聲音。

口哨聲

口哨除了可以表演口技外,特定的時候還具有警告的意義。在體育課上,隻要聽到老師的口哨聲,大家會立刻集合,別看它的體積很小,卻可以對我們“發號施令”呢!

救護車聲

伴隨著警示燈的閃爍和警報器的呼嘯聲,當一輛救護車急馳而過時,所有的交通要道都會立刻為它放行。我國大部分地區都開通了120急救電話,隻要撥通電話,救護車就會以最快的速度提供急救。

不斷改變的聲音

人的大腦非常善於分辨聲音的改變,沒有變化的聲音很快就會被忽略了。因此,許多電子鬧鍾的鈴聲都是不斷改變的,它會先發出幾聲短而高的聲音,然後暫停,接著再發出聲音。這樣的設計就是為了警告大腦趕快清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