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當下大躍進興修水利競放衛星,雖可造福子孫,但卻一再延誤藥田管理,當種不種,當采不采,當收不收,任藥田荒蕪,熟視無睹,似為不妥。
其二,昔者,杏林後續人才多由家傳與藥房納徒中來,現公私合營,私徒杜絕,國辦中醫中藥學院畢業學生,大城市尚供不應求,致使鄉鎮杏林傳人堪憂。少伯愚見,應由國家在興辦現有高等中醫中藥教育基地之外,動員地方政府力量,大力興辦多種多樣的速成中醫中藥專業人才培訓班,既能保障鄉鎮醫藥大業之接續,且能加速人民保健事業之全麵發展,盡快改善鄉村醫藥不發達之現狀。
以上拙見,不揣冒昧,唐突進言,敬乞教正。
恭祝
聖安!
杏林布衣程少伯謹上
一九五八年七月廿五日
程少伯放下筆,將信從頭到尾反複看了兩遍,似乎想起什麼,複提筆在手,又於信尾加了一段話:
又具:
抗美援朝時,犬子程杏元喪心病狂,以劣藥坑騙人民誌願軍,實屬十惡不赦。其本人雖已伏法數年,然少伯教子無方,失察之責,至今未向主席檢討,每每想起,抱愧不已。今借此
機,向主席虔誠請罪,請主席嚴懲。
程少伯 頓首
五
程杏陵回國的日子到了。
按照程少仲的意見,他讓程杏陵將自己與哥哥程少伯共同整理的中藥驗方及近期有關著作統統都帶回英國去,供杏圃、杏陵及詹姆斯的聖保羅醫院做中藥西用臨床指導依據。然後由杏圃、杏陵二人向英國當局申請辦理直係親屬移民,將程少仲及何若菡全都接到英國去。與此同時,再為程若西與國歌辦理技術移民,把他們也接出去。這樣,就會很快在倫敦形成規模,屆時,再酌情考慮是否與川島和索菲婭合作。而暫時一段時間,讓程少伯與韓玉蔦夫婦按自己意願留在國內,並讓程杏英陪伴他們。等英國那邊局麵打開後,再說服程少伯夫婦以探親或觀光名義去英國,並由程杏英陪同。等他們到了英國,再挽留他們定居,就會水到渠成……
程少伯對程少仲的全部計劃並不了然,隻知他要讓杏陵兄弟在倫敦搞中藥西用,便積極支持,將手頭所能提供的驗方及論著,傾囊而贈,把收藏多年的中草藥珍品也盡數與他帶走,並叮囑杏陵轉告杏圃,若能把父母接過去,最好接過去。
程若西與國歌在程少仲計劃讓他們也去英國發展之前,便暗中與舅舅杏陵掛好了鉤。程若西的理由是:國歌是中醫世家傳人,到英國幫兩位舅舅開發中藥西用能挑大梁。程杏陵很喜歡這個活潑、開朗的外甥女,聽她這麼一說,更連連稱是,二人便拉了鉤,定了掌,一齊發誓:拉了鉤,定了掌,誰也不說謊!
何若菡看見他們拉鉤、定掌,笑著說:“咱們都走了,讓你外公他們在這兒修行得道吧。”
程杏英將女兒與小哥的地下勾結看在眼裏、聽在耳裏,卻隻當是兒戲。她的理由是:別看老太爺上山了,可這程家大院裏的事兒,最後還得他一錘定音。他老人家要不同意,你們誰也別異想天開。
不過,話雖如此,程杏英與小哥單獨話別時卻說:“三哥,真能把若西他們弄過去也好,也讓我少操一份心。這孩子不知怎麼背著我和她爸聯係上的,她要去不了倫敦,早晚也得去香港他爸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