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化去了黑暗,無論情願還是不情願,萬物都蘇醒了來,呈現著世人所熟知的天地。一切的循環又將開始,白日裏的繁忙讓人們忘了昨夜的呢喃昨夜的夢,也不曾去想黑夜中其實存在著的另一境未必虛幻。三藏盤膝了一夜,還記得昨夜夢裏的狂態,即使夢裏隨心但那終究是夢,而自己的真心是向佛的這一點三藏從未曾懷疑。辭過借宿的廟宇,師徒繼續前行。
八戒喜歡早行,他倦了塵世繁華,綠葉的垂露可以看懂樹的心思,他常常走在隊伍的最後,等旁人遠了,心也就靜了,便能聽懂樹在和他說話。
沙僧的眼裏,師父師兄們總是急切的朝前而行,似乎隻有這樣才能離目標漸漸的走進,卻也不知究竟目標在哪裏,走得對是不對,常常迷了路,失了方向,最終問及旁人才知原來這一路卻是行得更遙遠了,內心的種種不甘常令其沮喪絕望。沙僧的目標卻是不同,他從來沒有要去哪裏的期盼,他總是數著腳印,腳印多了,曆程也就多了。沙僧的目標卻是不要數錯,錯了再重新來數,每次腳印數得多過前次,他便知道自己是進了一步,至於去哪裏,結果如何,卻是不管。因此沙僧反而心靜。
悟空是每天抓耳撈腮的想急行,卻不能用筋鬥雲,菩薩想著法子來捉弄他,偏找出許多理由,硬說這一行的是求過程,曆經不夠,真經不辨,曆經圓滿,真經無字也明。
三藏滿腦子的困惑。他知道太陽落山的方向是西,於是每天早晨隨著太陽開始,又隨著太陽結束,這一路的確是向著西去。太陽永無止盡的輪回,路雖是一直線,似乎也無窮無盡。
師徒四人經過一崗亭,見亭柱上寫著兩句話,“入山見山不識山,出山悟山萬重山”
八戒搖頭晃腦的反複念叨著這兩句,悟空一旁賊笑,一扇豬耳說,“呆子,你卻是以為自己明了其意如何?”。八戒隻是不理。
沙僧放下挑子停住了數腳印,也湊過來看著這兩句話,“哪裏有萬重山,分明是八重而已”。
“三弟何曾見著了幾重?難不成這字中能顯相?”悟空知道沙僧甚為樸實,不講妄語。
“師兄你看,這裏有一個山字,兩個山字......出分為兩個,一共八重,確不曾數錯。”沙僧頗為嚴肅的一個個數著。悟空聽之無語。怕是這三弟數腳印數慣了的。
八戒一甩寬袖,“萬重為多重,三為多,因此該是三重山”。
悟空卻說:“我看這兩句話講的就是一個入和出之理,什麼山不山的卻不重要,入不能見全貌,出雖可悟全景,卻見多重”。
“大師兄講的有理,二師兄你看,入山不識,這不正合了大象無形之理嗎,出而悟萬重,萬為多,多而繁複,混亂的意思,其實也未能悟透。”
“我看著寫字之人實為一癡人,入也不識,出也不明,卻偏要把一句混語寫在這崗亭上,難不曾是等人來解?”八戒有些不屑。
遠側一聲歎息止住了師兄弟們的閑語,三藏卻是背靠崗亭,望著遠處綠水環繞的群山道:“一山延綿數峰傲,君見孤峰當全貌。顯峰隱形藏起伏,唯有綠水皆環繞。”
師兄弟三人聽了都覺得似是有理卻又不明,均覺師父之言暗含玄機高深得很,此時白龍馬卻突然打了個噴嚏,仰天長嘶了幾聲,悟空甚為著惱,“你卻也懂了悟道,能明師父之言。”
混沌之初天地為空,一切境相皆不存在,大空無所承載,也不知何因起的一念,一念生因,因生一果,因果生三念,如此循環無度,終於形成億萬因果之亂境,於是有了混沌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