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田讚詰問荊王
——古代民間寓言
荊王召見田讚,田讚故意穿了一件破爛不堪的衣衫應召前來。
荊王見田讚穿得如此寒酸,迷惑地問道:
“先生怎麼穿這麼破的衣服,難道沒有更好的了嗎?”
田讚心平氣和地回答:
“這衣服雖然破了些,但穿起來很舒服,所以我喜歡穿。”
荊王仍不解:
“別的衣服穿起來就不舒服了嗎?”
田讚說:
“是啊,有的衣服雖然是新的,但穿起來簡直是活受罪,不但我不願意穿,幾乎所有的人都不喜歡穿那樣的衣服。”
荊王好奇地問:
“什麼衣服會有這樣的感覺,說來聽聽。”田讚說。
“鎧甲。大王以為呢?鎧甲無論冬夏,即使是新的穿著它也很難受。冬天穿著它,像冰一樣冷;夏天穿著它,悶得透不過氣來,還有什麼衣服會比它差?”
荊王無言以對。
田讚又說:
“百姓穿破舊的衣服,那是因為家境貧寒,穿不起綾羅綢緞。可是,大王身為一國之君,生活富貴豪華,還有什麼不得已的理由,非讓百姓們穿上鎧甲,去遭這份罪呢?
我一直在想,大王為什麼喜歡讓人們都穿上鎧甲,喜歡把人們都投入到戰火裏去,這樣做,大王希求的是什麼呢?
如果大王是為了擴大勢力範圍,想成為雄霸一方的君主,那麼,用殘酷的戰爭贏得的國土真的會永遠歸屬您嗎?因戰爭而屈從的百姓會從心裏敬重您、服從您嗎?
如果大王是為了謀取財富,那麼靠打打殺殺獲得的財富享用起來會心安理得嗎?
您想過沒有,如此戰下去,不管是別國的黎民,還是我國的百姓都會怨聲載道,易起嘩變。如果百姓憤而起義,後果會如何呢?”
明主斷案
——古代民間寓言
三國時期,吳國的主公孫亮非常機敏聰慧。眾將官對他都心服口服。
有一次,孫亮想吃蜜餞梅,下官派宋門官去取,宋門官答應一聲便去庫房取蜜餞梅。隔了好長時間方才取來。孫亮有些不悅,問宋門官:
“怎麼去了這麼久?”
宋門官急忙答道:
“是管庫房的庫吏弄不清楚蜜餞梅放在什麼地方了,才耽誤了許多功夫。”
孫亮心中更加不悅。待他取梅子來吃時,竟發現其中有一顆鼠糞,孫亮氣得拍案而起,怒喝道:
“這是怎麼回事?”
宋門官急忙跪下,連連叩頭道:
“主公息怒,這不關小人的事,一定是庫吏瀆職所致。似這樣不懂規矩的人,一定要嚴懲才是。”
孫亮讓下官去將那位庫吏找來,那位庫吏到了主公府,嚇得渾身打戰,不知如何是好。
孫亮對庫吏說:
“剛才宋門官去你那兒取蜜餞梅,怎麼那麼長時間?你身為庫吏,竟連庫房內物品存放地點都不清楚,難道不是失職嗎?”
庫吏連連搖頭:
“冤枉啊,主公,庫內一切物品存放位置,我不僅看在眼裏,而且記在心上,主公不信,可考考我。蒙上雙眼,我也可以一一指出每件東西的位置。”
孫亮見他如此說,便又問道:
“那麼,這蜜餞梅中有鼠糞你知道嗎?怎麼如此粗心大意?”
“主公,這萬萬不會的!我剛才給宋門官時,看得仔細,蜜餞梅中絕無鼠糞之類的髒東西。”
宋門官見庫吏如此說,便一口咬定從他手裏接過時就有了鼠糞。
孫亮見他倆各執一詞,便對下官說:
“去將鼠糞拿過來,我來斷斷這個案子。”
下官取過鼠糞,孫亮讓他剖開。此刻眾人圍觀上來,看孫亮如何判斷。孫亮看了剖開的鼠糞,怒指宋門官道:
“你竟想出如此卑劣的手段來陷害庫吏。你看鼠糞外濕內幹,一定是剛放入不久。如果早在蜜餞梅中的話,就會整個從裏到外濕軟。你還想狡辯嗎?”
德行無價
——古代民間寓言
宋國有一個樸實、善良而又忠厚的農民。
有一天,他在自己的田裏耕地,耕到一半的時候,他感到犁尖似乎被什麼堅硬的東西碰了一下,他停下犁,掘了一陣,感到確實有一個硬東西埋在泥土裏。
他用鋤挖,用手扒,終於把一塊石頭一樣的東西挖了出來。捧在手裏,放在陽光下看了看,不禁驚喜萬分,原來這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而是一塊未琢的璞玉。
他雖然不清楚這塊璞玉究竟價值多少,但他知道這一定是件十分珍貴的寶物。
他雖然知道這塊玉很珍貴,但想到不是自己的東西,還是應該交官。
他捧著這塊玉去求見管轄這地區的官子罕先生。他把得玉的經過告訴了子罕先生,然後,恭恭敬敬地說:
“您是地方長官,請您收下這塊玉吧。”
子罕連連擺手:
“不,我怎麼可以收下這塊玉呢?既然是沒有主的東西,你就自己留下吧。”
農民不肯,說:
“即使沒有主,歸我所有,我也情願將此玉獻給您。請您務必收下。”
子罕先生語重心長地說:
“你知道麼,對你來說,這是一塊寶玉,對我來說,不收你這塊寶玉才真的是寶呢。”
那位農民當時並不十分明白子罕先生的話,後來,子罕先生的行為廣泛地流傳於民間,成為眾人傳誦的佳話。
宋國的老人們常常以此教導年輕人:
“再珍貴的東西,隻有人需要而選擇它時,它才是有價值的,金錢、美玉和點心對不同的人就會表現出不同的價值。農民會選擇最需要的金錢而不會重視其他的,因為他認為在他眼中金錢最有價值。同樣地小孩眼裏隻有點心才最合心意最有價值,衣食不缺的人就會選擇美玉來把玩,而對於子罕這樣品德高尚的人,他並非不識珍寶,就算金錢和珍寶都讓他選擇,而他隻會選擇高貴的德行。”
古書與古董
——古代民間寓言
張先生閑來無事逛集市,他翻了翻一個小書攤上的古書非常喜愛,就挑著買了幾本。
他正抱著古書往家裏走,迎麵碰上一位姓李的先生,李先生老遠就看到了張先生懷裏的古書,隻顧盯著看,差點兒和張先生碰了個滿懷。
兩人停下來,互致歉意,李先生還在注意張先生懷裏的古書,因為他是個古書收藏家。李先生按捺不住,對張先生說:
“讓我翻一翻您的書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