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再進神農架
1979年6月,劉民壯先生第二次進神農架考察,核實1978年發生在竹山縣的五起“野人”事件。他們走了數不清的山路,蹚過2500條河流,饑一頓飽一頓的,終於找到了好幾個前寬後窄、沒有足弓的大腳印。那大腳印長30~40厘米,拇趾和其他四趾叉開呈30度角,每個腳趾前端都有一個圓形的陷窩。
又有一次,劉先生聽修路工人說,公路邊上的村子裏,有人看見一隻黑裏帶紅的野獸,外形很像熊,但受驚後逃跑的姿勢又不像熊。他聞訊趕去,果然覓到了幾個33厘米長的大腳印,於是灌注了石膏模型,繼續追蹤前進。
第二天,下起了瓢潑大雨,他們在懸崖陡壁間前進,一天走了60千米的路。返回途中,雨夾著雪越下越大。他們隨身帶著幾十千克重的生石膏,身背照相機、測量器材、幹糧和防身武器,在羊腸小道上連滾帶爬直到天黑才趕回營地。
同年11月,劉先生和幾名考察隊員來到神農架北坡、陰峪河上遊海拔2500米的板壁岩地區。那兒山高林密,洞穴密布。在方圓25平方千米的範圍內,他們總共找到了上百個新鮮的野人腳印。這些腳印最大的長43厘米,最小的僅長21厘米。考察隊員們判斷,這兒很可能是野人的一個老窩。他們風餐露宿,花了整整兩天的時間,澆灌了10多個石膏印模。
1980年5月,劉先生帶隊再度進軍神農架,在百裏無人區搭窩棚住了下來。整整14天他們都過著斷菜斷鹽的生活,有的隊員發著高燒還是堅持考察。為了進一步觀察野人,他們搬到了海拔1800~2600米的叢林中居住。在一處叫紅岩子的溝穀裏,他們再次發現了29厘米長和36厘米長的兩個腳印。
不同意見
目前,學術界對於有沒有野人存在兩種不同的意見。讚成者認為,野人之說並非子虛烏有。在很久很久以前,神農架和九萬大山附近生活著一種巨猿,他們有碩大粗壯的頭骨,巨大強壯的軀幹,已能直立行走,能用雙手抓握天然木棍和石塊,食譜很雜但以素為主。
神農架和九萬大山的科學考察結果表明,野人可以直立行走,爬坡時四肢著地,頭部的轉動非常靈活,身披長毛,頭發披肩,臉型與現代人相仿,眼小嘴寬牙白,不長犬齒,腳印長達40厘米。他們棲息在山洞中,喜歡生吃竹筍、野果、軟體動物、蚯蚓和各種昆蟲。
野人會不會就是古代巨猿的後代?人們認為,這是完全有可能的。以大熊貓為例,在10000年前,由於原始農業的出現和發展,以後又由於氣候的變化,雖然大部分大熊貓在地球上消失了,然而一小部分大熊貓卻頑強地活了下來。大熊貓如此,那麼與大熊貓同時代的巨猿會不會也像大熊貓一樣殘留下來呢?
如果事情真的如此,那麼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所說的,從類人猿到人類的進化史上的缺環,就能被野人所代替。不過,也有不少人認為“野人之說”是站不住腳的。
理由之一,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活捉野人,找到的也隻是些毛發、頭皮和骨頭。這些毛發、頭皮和骨頭是不是野人的遺物呢?誰也不能肯定。而且,在考察中,見到最多的還隻是腳印,憑腳印就一定能確定是野人的不是人類的,這話不免過於武斷。理由之二:經過人類那麼長時間的探查,為什麼到目前為止還沒能找到一個野人?這隻能說明野人這種動物並不存在。高山上的雪人
當今世界還有許多未解之謎,“雪人”傳說應該算是其中頗為引人入勝的一個謎。
在中國,在冰封雪蓋的喜瑪拉雅山區,多年以來一直流傳著關於“雪人”的傳聞。最早的文字記載可能要數清人紀昀所撰的《灤陽消夏錄》了。其一雲:“方桂,烏魯木齊流人子也,嚐牧馬深山,一馬忽返去。躡跡往覓,隔嶺聞嘶聲甚遠。循聲至一幽穀,見數物,似人似獸,周身鱗皴斑駁如古鬆,發蓬蓬如羽葆。目睛突出,色純白,如嵌二雞卵,共按馬身生齧其肉。”另一則收在《姑妄聽之》一書中,雲:“有兩人入藏經商,各乘一騾,山行迷路不辨東西。忽有十餘物自懸崖躍下,他們疑是“丙壩”(劫盜)。走近一看,都有兩米高,身披黃棕色長毛,似人非人,語音難辨,兩人戰栗伏地,以為必死。這些怪物卻無加害之意,反把他們挾住後翻山越嶺,輕捷有如猿猴飛鳥,送至大路旁而去。”
1985年10月,有一個個體牙醫去那曲羌塘一帶為人鑲牙,在乘汽車返回拉薩途中,見一群野驢從山穀中狂奔而出,後麵有一棕色的怪獸緊追不舍。野驢放蹄疾馳時,最高時速達每小時近百裏。不一會兒,一頭落伍的野驢竟被它攫去。
在中國西藏地區,有的藏民把雪人叫做“崗拉倉姆吉”,意即雪山上的野人。據說雪人體型高大,可達2米左右,全身披淺灰色的長毛,頭發為棕黃色;直立行走,快捷如飛;以挖食草根,捕捉雪免、雪雞等小動物為生,力大驚人,敢與凶猛的灰熊搏鬥。因為它生活在雪山之上的懸崖絕壁、冰川雪嶺之中,毛色又幾乎與積雪、荊芥相混,發現實屬不易,兼之它極為機靈,一有響動就飛速避匿,所以盡管在人類史上目擊“雪人”事件屢見不鮮,但真正拍下“雪人”照片和捕獲“雪人”的事並不多。
1986年,美國隱居動物學家安·烏爾德裏茲率領的一支考察隊在喜馬拉雅山上考察時,在海拔3000米高度突遇一個“雪人”,並將它拍攝下來。這張珍貴的照片是在黃昏時拍得的,所以尚未使“雪人”的真麵目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盡管這張“雪人”的照片不太清楚,卻可以說明,這種身高約2米,渾身長滿深色毛發的類人生物是客觀存在的。
前不久,由英國人類學家和隱居動物學家仲·沃勒格爾和尤·斯科特率領的一支科學考察隊,在挪威斯匹次皮爾根群島的一個山區考察時,意外捕獲了一個“雪人”。科學家們讓它在蘇格蘭北部一個荒無人煙的農場裏生活,專門指派一個叫麥莉的保姆照管。
這個“雪人”身高214米,體重98千克,腳掌長054米。他雖然身體看似枯瘦,卻是一個肌肉發達而強健的大力士。它的手臂很長,能垂至膝蓋,周身長滿淺棕紅色毛發。目前,這個“雪人”已習慣吃現代人類的食物。然而,麥莉保姆遇到的最大難題,是這個“雪人”不習慣上廁所,總是隨地大小便。要是把它關進衛生間,它就會野蠻地狂叫起來,咬牙切齒地暴跳如雷。
研究人員計劃讓這個“雪人”在這個農場呆上約一年的時間,隻有讓它度過這一適應期,才能使它在沒有任何心理傷害的情況下與眾人見麵。屆時科學家將對其進行全麵的研究和馴化,使其逐步適應現代人的生活。探索“小人”國
覆蓋著成百萬英畝雨林的蘇門答臘島位於印度尼西亞,是猩猩、太陽熊與長臂猿的故鄉。而島上的許多居民還在談論著生活在森林中的另一種不同尋常的動物:“小人”(OMG—PENDEK)。
據說“小人”身高在25~5英尺之間,身上披著短黑毛,脖頸後麵長著濃密的鬃毛,有時這些鬃毛能一直延伸到背上。它們的上肢比一般猿類動物要短,而且與蘇門答臘島上其他猿類不同的是,它們更喜歡在地上行走而不是在樹上攀援。“小人”留下的腳印很像是人類的小孩留下的,隻是更寬一些。它們以水果和小動物為食。
目擊者們常常說“小人”與人類看起來太相近了。居住在當地的一個名叫範·荷爾瓦丹的荷蘭人說,他曾於1923年10月遇到過這種動物。盡管他當時隨身帶著來複槍並且是一個有經驗的獵人,“最終卻沒有扣響扳機。我突然覺得我正在犯一起謀殺罪。”他觀察到“這隻動物的臉部呈褐色,幾乎沒有什麼毛,前額絕說不上低。一對黑黑的眼眼靈活地轉動著,十分可愛,就像人的一樣。鼻子有些寬,鼻孔有些大,但說不上蠢笨。嘴唇很正常,但嘴巴在張開時卻很寬。它的犬齒不時地顯露出來,顯得有些大,比人類的要發達得多。我所能看到的它的右耳與人類的特別像。手背上有少許毛。”範·荷爾瓦丹相信,他所看到的那隻動物是雌性的,她大約有5英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