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天黑的遲,待用過晚飯,太陽都還沒落山,宋連城在小院裏慢走消食,隨‘侍’丫鬟婆子服‘侍’著他,主仆有說有笑,氣氛正好
。
此處毗鄰街道,突聽大‘門’外響起一片清揚的歌聲,此起彼伏,你方唱罷,我便登場,大有不罷休的氣勢。
一行人均不知所措,宋連城招了一個守院的奴婢過來問:“你來說說,外麵那都是些什麼人?他們在唱些什麼?”
這位守院的奴婢在本地呆了多年,當然什麼都見過,此時嬌羞著一張小臉,靦腆的答道:“稟小娘子,他們是在唱歡迎歌。”言罷看了看站在宋連城兩側,十五六歲正當俏的幾個小丫鬟:“小娘子此番出行,適齡婚嫁‘女’帶來不少,那些山越人正在對歌呢!”
宋連城驚訝道:“山越人?是原先百越的一支吧?他們不是不與外族通婚?”
隨‘侍’之人均吃驚的看著宋連城:“小娘子這都知道?”
宋連城‘摸’了‘摸’鼻子,笑眯眯道:“胡‘蒙’胡‘蒙’
!”
開玩笑,她以前一直覺得很奇怪:漢族的發源地明明是陝西和河南,江南地區是後來才教化,古時候南邊人都叫蠻人,為什麼到了最後,江南地區的少民反而比陝西和河南還少?
為此,她還專‘門’去查過這方麵的書,現代已經沒有越人,隻剩一個頗具爭議的佘族。有人說佘瑤同源,又有人說佘族是古代“越人”的後裔。根據隋唐以前,佘族先民就已生息繁衍在閩、粵、贛三省‘交’界地區來看,越人是佘族的先祖,倒還比較有說服力一點。至於為什麼江南少民,比北方更少的原因,她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唯一的解釋就是被當權者殺光、趕光、同化光。
守院的奴婢回道:“稟小娘子,他們原先的確不與咱們漢人通婚,但這麼些年,朝廷有政策,又讓他們與咱們漢人雜居,給他們辦學堂,教華語,咱們這個小鎮上,已經有不少漢越通婚的人家。”說完,又看了看宋連城身邊幾個美貌的小丫鬟,掩嘴一笑:“大約是今晨小娘子來的時候聲勢浩大,恰巧被這些年輕的越人看見,他們便相攜而來,約‘摸’今晚在他們越人的村子裏,還要辦對歌會,到時候小娘子可以去瞧瞧,可好玩了!”
宋連城驚歎的不得了:“這麼好玩啊?”
守院的奴婢又道:“小娘子來早了些,若是十月來,那更有趣。他們十月多要祭多貝大王,那時候男‘女’齊舞,他們叫蹋瑤,若是男‘女’相悅,則男方騰躍跳踴負‘女’方而去。十月多到元日這一段時日,他們夜夜都辦對歌會,還會邀我們漢人去看。他們把對歌叫比肚才,看誰唱得多,且不重複,誰就算贏。輸的那一方,得拿出好吃的好喝的招待贏的那一方。”
宋連城拍手稱快:“真是好玩!越人同姓不婚,同姓不同香爐可婚,‘奶’媽,等會兒我們去看看熱鬧好不好?”言罷卻發現兩側幾個丫鬟神‘色’古怪的盯著她,這才又後知後覺的多問了一句:“那個,越人民風這麼開放,比我漢人有過之而不及,他們若是看上我的丫鬟,我的丫鬟不同意,他們不會硬搶吧?”
“越人歸附我朝多年,他們也有頭人管治,不會蠻幹。”
守院的奴婢一句話寬了眾丫鬟的心,宋連城歪著頭,好笑的看著她們:“你們還有什麼擔心的麼?”
幾個丫鬟這才‘露’齒一笑,矜持道:“那便隨小娘子去瞧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