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宇文述計報冤仇 來總管力援豪傑 (2)(2 / 2)

片言生國士,杯酒釋猜嫌。

叔寶出營,迎接拜謝。來總管與周總管兩個安慰叔寶一番。來總管又恐宇文述借題害叔寶,將武懋功代叔寶充先鋒,調叔寶海口屯紮。這邊於仲文、宇文述,因糧餉不繼,乙支文德又詐寫降書與於、宇兩人,道:”元帥兵威,舉國震恐。國主已擬親身到遼東隋主行在,朝謁謝罪。但一時征取犒軍進獻銀兩未齊,乞元帥退軍薩水,七月準期,君臣同來。”這明是假話,眾人因是糧盡,將機就機,也不通知來總管,竟自撤兵。常言道歸心緊急,都也不顧交戰了,反被高麗各城鎮出兵邀截追殺,薩水渡河時,戰死了右屯衛將軍辛世雄,隻衛文升部下軍馬不損一人。薛世雄、王仁恭部下留得一半,其餘各軍十不存一。一日一夜,走四百五十裏,逃至鴨綠江,這總由:

廟堂黷武原非策,帷幄平夷更短才。

可惜中原豪傑士,都成白骨委荒埃。

眾軍逃到遼東,隋主大怒,殺了劉士龍,囚了於仲文。宇文述等,盡皆削職,隻有衛文升獨加升賞。這時宇文述自救自己也沒工夫,還有心來害秦瓊?直到後來,宇文化及在江都弑隋主時,把來總管全家殺害,這還為爭秦瓊的原故。隋國陸兵既退,武先鋒忙報入中軍來,來總管忙請周總管、秦叔寶計議,叔寶道:”麗兵既追趕大軍,國中必虛,且欺我孤軍獨存,必不設備,不若秦瓊領本部兵,前往攻擊,可以有功。”來總管是傷弓之鳥了,道:”這不然。我朝陸兵既退,他得專意拒我,若遲延不退,進有強敵,後麵他調鴨綠、薩水、遼河各處水兵來邀截,我卻首尾受敵,還是全軍而還的是。”周總管道:”先時有怕征的軍士,都逃在山東、河北地方,畢竟為盜。如今又加各路潰兵,藏山嘯穀,聚黨成群。主上爭圖高麗,還恐山東、河北,不日有亂。我等還該圖兵內顧的是。”叔寶聽說到山東不日有亂,便想起母來,也不敢違命。來總管即下令把後軍作前軍,周總管居先,來總管居中,秦叔寶在後,乘著東北風,揚帆開船。

舟隨日色來中國,帆逐雲行返故鄉。

自古全軍為上策,何須一戰定擒王。

叔寶在後,他竟揚旗擂鼓,放炮開船。高麗曾經他殺敗兩次,也不敢來追。經過海口,麗兵見隋兵勢大,隻顧得保守地方,也不敢相犯。來總管一行人馬,竟安然無事,到了登州。

一到,叔寶便向來總管辭任。來總管道:”先鋒曾有浿水大功,已經奏聞署職郎將了。後又有斬乙支文禮之功,敘去未報。我如今回軍考選,定要首薦先鋒,不可遽去。”叔寶道:”小將原為養親,無意功名。因元帥隆禮,故來報效,原不圖爵賞。況元帥提挈越深,怕越增宇文述之忌。且聞山東一帶,果然賊盜橫行,思家念頭越切,望元帥天恩。”來總管想了一會,難拂他的意思,竟置他充齊州折衝都尉,一來使他榮歸鄉井,二來使他得照管鄉裏。行軍中取銀八十兩,折花紅羊酒獎賞。自己又私贈他銀三百兩。周總管也有贐送,又設宴與他餞行。武懋功、趙武一乾將官,都有餞贐。叔寶略領其意,拜辭回家。昔人有兩句道得好:

去時兒女悲,回來笳鼓兢。

隻是去久亂生,昔人還有二句,怕

昔歸相識少,早已戰場多。

叔寶帶領親從,竟向齊州進發。來總管自在登州候旨進止,不題了。

總評:

要報子仇,便有通夷一說。然則從來以通夷見戮者,豈盡此類耶!妄謂真通夷者,斷不被禍。外交足以應手,重賂可以結援。其被禍者,大都敵國所忌,奸徒所憎耳。叔寶已蹈危機,輒幸獲免,所雲後福方大,非耶?

千裏饋糧,兵家大忌,況玄菟萬裏乎?千裏遠征,自負衣甲器械,已非所堪,乃軍攜三月糧,而責其自帶,則不必遇敵而已坐困矣。失利而返,寧獨戰之罪也。今疲天下之物以供關運,而戰士盡鬻衣甲器械,不能得一飽,逆奴披猖,豈禦虜之無長策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