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完成了長篇巨著
年少的雨果攀登上了藝術的高峰。從1829年起,他在青年作家中已經占據了不容置疑的巨匠的地位。經濟狀況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很多出版商爭搶著出版他的詩集,當時他要寫作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還隻是一個打算,就已經有出版商願意付出7200法郎作為訂金了。
《歐那尼》初演的成功把雨果的事業推向了巔峰。然後,出版商的行為卻讓他又跌到了低穀。
原來在雨果去劇院的時候,一位叫戈斯蘭的書店老板來拜訪過他。他想買雨果的劇本。因為那天客人很多,阿黛爾又不認識戈斯蘭,因此沒有跟他說話。後來有人問起劇本將由何人出版,雨果太太匆匆地把出賣經過說了一遍,戈斯蘭一聽便惱怒地走了。
事後,戈斯蘭給雨果寫信,說雨果太太怠慢了他。為了報複,他便要求雨果如期履行合同書。原來雨果曾和他簽過合同,把兩部小說的版權賣給他。《巴黎聖母院》便是其中的一部。合同規定的交稿日期是1829年4月。
但是,當時雨果因為忙於劇本的創作沒有動筆寫這部書,而戈斯蘭也從未催促過他,現在卻要逼他馬上交稿了。雨果沒法,隻得托人與他商量,最後達成協議,多給雨果5個半月的時間,到1831年2月1日一定要交書,否則遲一星期罰款1000法郎。
已經沒有任何退路。雨果買了一瓶墨水,用灰色粗毛線織了一件毛衣把自己從頭到腳裹了起來,將禮服鎖進了衣櫃,決心不受晚會的誘惑。他完全沉浸在那部像地獄一般陰森的長篇小說中去了。
到1月14日,他用最後一滴墨水寫了最後一行文字,終於完成了這部著名的浪漫主義小說。因為這個緣故,他曾想把小說改名為《一瓶墨水的內涵》,後來這個名字被另外一個作家要了去,他用這個名字發表了一些小說。
其實,為了這部小說,雨果已經整整構思了3年,讀了大量的曆史資料,考察了路易十一時代巴黎古老建築殘留的遺跡。小說應該表現的意旨和小說中的各種各樣的人物已經活在他心中。因此,當他拿起筆時,隻是把他們從肺腑中噴發出來罷了。
《巴黎聖母院》是浪漫主義文學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也是雨果第一部具有重大思想意義和藝術價值的長篇小說。
小說的背景是15世紀的巴黎。當時正逢1月6日的宗教主顯節和愚人節。人們聚集在巴黎聖母院前的廣場上觀看宗教劇,競選愚人之王。美麗的吉卜賽女郎愛斯美拉達則牽著一頭潔白的小羊在廣場上做馬戲表演。
誰也不知道在這喧囂熱鬧、情調奇特的中世紀生活場景中正在醞釀著一個悲慘可怕、震撼人心的悲劇。這一年的愚人之王是一個又聾又啞、長相醜陋的畸形人卡西莫多。他是一個棄兒,是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收養了他。
狂歡遊行之後,人群漸漸散去。當愛斯美拉達牽著羊準備回家時,從小巷裏突然躥出一個人,背起她就跑。愛斯美拉達高聲呼救,國王的弓箭隊隊長弗比斯正好帶著一隊人馬巡邏到這裏,成了她的意外救星。搶劫少女的強盜被抓住了,他不是別人,正是醜人卡西莫多。
唆使卡西莫多搶劫愛斯美拉達的是他的養父克洛德。克洛德曾是一個善良、渴求知識的年輕人,然而他所信奉的宗教教條卻把他變成了一個陰險、狠毒、人格分裂的人。
他為愛斯美拉達的美麗所吸引,但是他的身份決定了他不可能通過正常的方式去追求她,更可悲的是宗教禁欲主義使他在內心深處往往把這種正常的對異性的愛視為惡,譴責自己因此而荒棄了多少德行。由於長期實行自我壓抑,因此當這種愛一旦到來時便顯得分外強烈。於是他最終采取了最卑鄙的手段來達到目的。
愛斯美拉達曾是一個被人置換的女嬰,很小就離開了母親,生活在吉卜賽人中間。15世紀的巴黎,乞丐成群,雨果以他豐富的想象力虛構了一個神奇的乞丐王國。愛斯美拉達便是這個王國的一員。
當愛斯美拉達回到家時,發現許多婦女正圍著一個青年男子。原來他就是那個編演宗教劇的青年甘果瓦,狂歡活動結束後他在街道縱橫的巴黎街頭迷了路,誤入了乞丐王國。
根據乞丐王國的奇特的法律,他必須被處死,除非有一個女公民願意要他做丈夫。圍著他的婦女誰也看不中他,愛斯美拉達卻把甘果瓦從死亡的邊緣救了出來。
乞丐王拿一個瓦罐摔在地上,瓦罐碎成4片。這就是說愛斯美拉達可以與甘果瓦一起做4年的夫妻。其實愛斯美拉達一點也不想與甘果瓦生活在一起,她隻是不願眼看著他白白地死掉罷了。在她心中已經有了她愛慕的白馬王子,那就是英俊高大的弗比斯。
第二天,愛斯美拉達又牽著小羊去聖母院前的廣場了。她看到烈日當空,被鞭打得遍體鱗傷的卡西莫多被綁在高台上示眾。他不斷地叫著:“水,水。”
可是圍觀的人誰也沒有理睬他。善良的愛斯美拉達大步走上高台,用水壺喂卡西莫多喝水,這水似甘露滋潤了卡西莫多那幹涸的心田。使這顆因長期受歧視而變得僵硬的心軟化了、複蘇了。他抬頭望著愛斯美拉達那秀美的臉,情不自禁地發出了“美……美……”的讚歎。
輕浮的弗比斯在街頭遇見愛斯美拉達,便邀她去小飯店幽會。克洛德跟蹤而至,他很妒嫉弗比斯,於是便拔出短刀向弗比斯刺去。克洛德逃走了,而愛斯美拉達卻被當做嫌疑犯抓了起來。
法庭不問青紅皂白,對愛斯美拉達嚴刑拷打,迫使她承認了強加於她的罪名,隨後她便被處以絞刑。行刑的那天卡西莫多單槍匹馬,衝進行刑隊,搶了愛斯美拉達就跑,因為巴黎聖母院是聖地,軍隊不能入內,因此卡西莫多便把愛斯美拉達安置在巴黎聖母院中。
乞丐王不知內情,以為愛斯美拉達被幽禁起來了,於是就帶領著浩浩蕩蕩的乞丐軍隊,前來攻打巴黎聖母院。卡西莫多也不知內情,獨自一人堅守城門,迎戰千軍萬馬。
克洛德讓甘果瓦出麵,把愛斯美拉達騙出了巴黎聖母院。他指著聳立在不遠處的絞架,要愛斯美拉達在絞架和他之間選擇一個,愛斯美拉達寧死不從。於是克洛德便去叫軍隊了,他不願意讓愛斯美拉達活著與別人結合。
克洛德把愛斯美拉達交給一個苦修的老婦人。這個人的女兒被吉卜賽人偷走了,所以她最憎恨吉卜賽人。在拉扯中,她發現了愛斯美拉達掛在脖子上的繡花童鞋,這是她親手繡的。這時她才知道往日她這麼憎恨的吉卜賽姑娘,竟是她的親生女兒。她想把女兒藏起來,可是已經來不及了,軍隊已經衝了進來,把高聲叫著“媽媽救我”的愛斯美拉達抓走了。
愛斯美拉達終於被處死了,克洛德在高高的聖母院的鍾樓上望著絞架上的愛斯美拉達,發出了陣陣獰笑。卡西莫多見了,這才明白是克洛德一手造成了愛斯美拉達的死,於是力大無窮的卡西莫多舉起克洛德,把他從高高的鍾樓上扔了下去。
卡西莫多後來找到了愛斯美拉達的屍體,他緊緊地抱著愛斯美拉達,絕食而死。不知過了多少年,人們在一座公墓裏發現了這兩具緊抱著的屍體,當人們把屍體分開時,這兩具屍體立刻化為灰燼。
在雨果創作《巴黎聖母院》期間,法國爆發了一場革命,那就是發生於1830年的七月革命。
1830年 7月,法國曆史經曆了“光榮的三天”,也就是史書上所稱的“七月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