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山的名字由來,緣於這群山之中的兩座山峰。在方圓十幾裏的起伏山巒之中,有兩座峰拔地而起,直聳入雲,仿佛是兩位仙人降臨人間,引來俗世凡眾伏地參拜。
這兩座山峰名叫雙仙峰,而這方圓十幾裏的群山就叫仙人山。
朱璉廣所說的碧雲庵,就在雙仙峰南麵的一座山頂上,北仰雙仙峰,南臨寬闊清亮的濯仙江,滿山的碧樹夏花,清溪淺流,真如世外仙境一般。
樂以珍從踏進這片群山開始,心情頓時舒朗了不少,置身大自然鬼斧神工而成的妙境之間,仿佛自己也沾了仙氣,胸懷也隨之開闊起來。
朱璉廣見她麵部的線條柔和下來,知道自己將她送對了地方。她現在確實需要這樣一個清幽之處,靜靜地整理一下她這一陣子倍受打擊的心緒。
一行人在山腳下棄了馬車,步行上山。爬到山頂時,已經是日暮西天。夕陽的餘光溫柔地暈紅了仙人山,濯仙江上跳躍著無數個閃閃亮的金星,樂以珍饒是滿腹心事,也暫時丟到一邊去,被這美到令人窒息的晚照奇景吸引去了心神。
朱璉廣很寬慰,任她眯起眼睛四下裏觀望著,他自己上了台階,敲響了碧雲庵的山門。
片刻功夫,側門打開,一個小尼姑閃身而出,看了看外麵的人,雙手合什:“原來是雲水散人,久違了,快快請進,小尼這就去請師父出來。”
朱璉廣回了禮:“有勞小師父。”
跟來的一名侍衛留在山門外,朱樂二人跟著那小尼姑進了庵,一路穿過前殿,來到後麵的一間客室之中。小尼姑上了茶,便請她師父去了。
樂以珍很久不曾做過爬山這種體力運動,身上微微有些冒汗,腿腳酸痛,喉嚨幹渴。她靠在椅背上,將手中一盞茶一飲而盡,對朱璉廣說道:“我瞧著這裏的小師父跟王爺都很熟悉呢…”
話說出口,她馬上意識到措辭有問題,趕緊捂了嘴,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是說…王爺好像經常…哎呀,我怎麼變得這麼笨?”
朱璉廣知道她要說什麼,也覺得她的表達有問題,但是見她笑了,反倒開心起來---自從西山湖中把她撈出來,就沒見到過她的笑模樣,眼下能讓她展顏一笑,自己被揶揄一下又能如何?
“你不會是忘記了吧?這兩年我都幹什麼了?遊山玩水嘛!嗬嗬…一年前我走訪山下那名隱士老友,是他帶我來這碧雲庵,儀靜師太是有修為的仙尼,你有什麼想不開的,跟她聊一聊,保準有收獲…”
兩人正說著話,從門外走進來三個人,當中一位女尼眉目清秀脫俗,麵容沉靜和善,頭帽淺灰尼帽,身穿淺灰色寬大的尼袍,手上搭一條沉香佛珠,她身後是從室外照進來的淺金色的夕陽,淡淡的光暈模糊了她的麵容,讓樂以珍一時看不出她的年紀來。
“師太…”朱璉廣完全沒有了身為王爺的威儀,像一個恭謹的學生遇見了自己的老師,起身先向那女尼施禮問候。
“雲水散人別來無恙…”女尼開口說話,那聲音如湛藍天空上漂浮的一朵白雲,和緩而柔靜,沒有一般人見了王爺那種諂媚恭順,也沒有好友相見的那種驚喜,卻也充滿了親切的意味。
這種氣度讓樂以珍大為敬佩,一個人得有多麼寬廣的胸懷、多麼睿智的徹悟,才能做到這樣的不喜不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