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與惡,靈魂二十一克(1 / 2)

靈魂究竟是善還是惡?

關於善惡,我不知道如何界定,因為沒有可以界定靈魂善惡的標準。

秦始皇橫掃六合,修長城,征百越,造下殺孽無邊,但他用兩代人的代價奠定了華夏文明的根基,是善是惡?

在不同的立場看,善惡是不一樣的。

如果以意念為決定論,那麼那些為了把人帶進天堂卻實際上把人拖入地獄的人該怎麼算?

雖然知道善惡就在一念之間,但人們並不知道如何做是善,如何做是惡。

中國的仁義道德標準就算放在今天的世界都登峰造極了吧?然而這種“善”真的是善嗎?

善惡非絕對,自在人心,天道法則。

進入了快節奏的生活,理性依然占著主導地位,但其負麵影響也在不斷顯現,比如在心理與道德邊緣的危險、異化、無根的感覺、緊密連係感與共同價值觀的喪失、享樂主義、生態危機等等。

善於惡不明的危機,我們的社會要步入何方?我們又該何去何從?

靈魂究竟是善還是惡呢?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你能告訴我靈魂究竟是善還是惡嗎?

據說,靈魂是重量是二十一克,僅僅一百零五克拉而已。

為了驗證靈魂是一種可以測量的物質,我們特殊設計了一種安裝在一種很靈敏的秤上的床,試驗方法是讓快死的人躺上麵,然後一直精確測量這個人的體重,看在死亡的瞬間體重的變化。死亡的瞬間輕了部分就是因為死亡丟失的部分,我們稱之為靈魂的重量。

我們一共測量了6個人,4個結核病人,1名糖尿病昏迷的病人,另一個不明原因。

21克的說法來自第一個病人,這是一個患結核病的垂死的男人,我們選擇這個病人的理由是,這個人死的時候基本上不動,因為這樣才能保持秤的平衡,以便於準確測量。

這個人死亡前共觀察了3小時40分鍾,在這段時間裏,這個人的重量緩慢地下降,速度是每小時1安士(28.3495克),我們估計是因為體液的蒸發所致。

然後我們把秤的平衡調到接近上限條,以期待死亡時候的下降,然後在死亡的瞬間,秤的指針快速下降到了秤的下限條,就再沒有彈回來,這一瞬間重量下降了4分之3安士(3/4X28.3495=21.26克),這個著名的21克就誕生了。

其後的5例測量都無法重複這個結果......

第2例,因為沒有辦法確認具體的死亡時間,結果不能用。

第3例,死亡的瞬間,重量下降了1.5安士,隨後的幾分鍾,又下降了1安士。

第4例,因為秤沒有調節好,盡管人死的時候重量下降了8分之3到半安士,但這個結果也不能用。

第5例,因為死亡來的太突然,盡管重量下降了8分之3安士,但這個結果因為秤的原因,也不能算數。

第6例,也不能算,因為病人剛放到床上不到5分鍾就死了,秤還沒來得及調整。

所以一共測量了6例,也隻有第一例是作者比較滿意的,有意思的是第3例,重量居然下降了2次,按照我們的推理,就是說死的時候靈魂先走一部分,剩下依依不舍的在10幾分鍾以後才不得不離開。

隨後的研究,我們集中精力研究狗,發現狗死的時候,重量沒有任何變化,結論就是,狗是沒有靈魂的。

從科學的角度看,這個絕對不是一個好的研究,問題有幾個方麵......

1,失誤率太高,6例裏有5例基本不能用,這樣的失誤率必須大量增加例數才能有統計學意義,但問題是以後的幾乎100年裏,沒有人去重複這樣的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