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意的慢慢穩定,海芋也漸漸減少去攤上的次數了,專心在家裏照顧妹妹。
一月後,王有德與鄭氏在家裏清點所賺的錢,皆大吃了一驚,原來一月所掙的,扣除花費出去的,剩下的已達十二兩四錢。
夫妻二人看著這些錢,差點喜極而泣,過去的幾十年裏都沒攢到那麼多的錢,現在一個月就掙到了,能不高興嗎?夜裏睡覺時也翻來覆去的,最後懷揣著對未來的希望才緩緩入睡。
而這時的海芋卻在發愁,到底該送什麼禮物呢?原來仲天曾經一語點醒夢中人,幫助海芋過了一關,雖然他本人大約是不在意的,但海芋也不能理所當然的接受。
海芋不禁自嘲起來,枉你說要代替“海芋”活下去,卻總是脫不開自己的“想當然”,離不開現代人的眼光,看這次摔得。
這要從那天海芋早起做餅說起,海芋看著新出爐的芋頭餅,卻不甚滿意,又重新做了一爐,這一爐的餅一個個飽滿而小巧,看的煞是誘人,海芋也滿以為會賣的很好。
可惜事與願違,恰恰是這小巧惹得禍,要知道大多數早起的人都是在鎮上幹體力活的,要不就是村裏來趕集的,他們所要求的就是量大管飽,而這小巧精致的芋頭餅雖好卻不適宜用在這裏。也難怪會賣的那麼差,海芋用現代人求精致的眼光也無怪乎會……
海芋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一直很順利還未遇到過大挫折,不免有些自傲,而此時一遇難題,不免讓她有些不知所措,幸虧仲天點醒了她。
而此次的事件也讓海芋有所警醒,讓自己的大腦冷靜下來,恢複了鎮定。當人順風順水時,總免不了疏忽大意,更甚至驕傲自大。也幸虧有這麼一潑冷水,來讓海芋清醒,明白她並非全能的,自己依然是個人,而非所謂的主角,而這個時代的人也絕不能說是愚昧。禍福相依,誰又能說這次對海芋來說不算好呢?
海芋也算是有靈性的人,明白此次算給自己敲了一個醒鍾,以後要更加小心。不求麵麵俱到,但求無過無非,過日子不就是這樣嗎?
這次確實是仲天幫了她,海芋也在想如何回報他。盡管以仲天的身份來看,海芋的回報可有可無,但別人不以為意,不代表自己什麼都不做。禮尚往來,交情就是這樣處過來的,禮輕情誼重嘛。給與表示,比什麼都不做好的多。
海芋想了又想,也隻能做自己擅長的事,也算自己的一番心意。
Ps:海芋到底想做些什麼呢?很簡單的,請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