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詩問:“為什麼他們不知道?”
香楠解釋道:“剛剛龍岩問賑災銀下落之時,我發現了他們二人都明顯地一愣,他們臉上的表情告訴我,他們是第一次聽說賑災銀的事!”
“若賑災銀兩並沒有落到鳳凰鎮地方知府內,那想必,問題就出現在知縣以上的官員中!”傅恩岩分析道。
祈軒望向劉知府,冷冷問道:“鳳凰鎮怎麼分布的?又是如何掌管?”
劉知府有板有眼地道出,“回王爺,鳳凰鎮供分東西南北四鎮,而下官這裏,屬於東鎮。四個鎮,四個知府,然後上麵就是知縣大人了!”
祈軒又問:“目前任知縣的,是何人?”
劉知府回道:“回王爺,是歐陽俞,歐陽大人!”
祈軒接著問:“他在任期間,可為地方做出過什麼貢獻來?在鳳凰鎮的百姓心目中,他又是一個怎樣的官?”
說到歐陽俞的為人,劉知府忍不住誇誇而談,“王爺,要說論人品,可沒有誰比得上歐陽大人。歐陽大人在任期間,為民盡職盡責,修橋鋪路,親自上陣,不管百姓有什麼困難,歐陽大人都一一去解決,他是我們鳳凰鎮的驕傲!”
香楠點著鼻子自語著,“奇怪,如此一位體恤百姓疾苦的好官,怎麼就不監督下麵的人去處理洪災一事呢?難道,是他私吞了賑災銀兩,逃之夭夭了?”
“不可能的,”劉知府激動地說,“下官可以用性命擔保,歐陽大人絕不是這樣的人,他真的是一位好官!”
唐劍望向此刻正在沉思的祈軒,輕聲問:“王爺,你打算怎麼辦?”
祈軒回神,對大家說:“鳳凰鎮雖沒有憶州繁榮,更沒有雲安鎮那麼少的犯罪案例。但,鳳凰鎮是個地傑人靈的地方,每年這裏都能出一批為朝廷效力的棟梁之才,而且,這裏是稅收最快,最多,不會影響到百姓作業的一個鎮。若沒有一個好縣官在治理,鳳凰鎮也不可能在本王眼中嶄露頭角讓本王記住它來!”
通過祈軒的話,傅恩岩了解到,“那王爺是信得過歐陽大人沒有貪汙了?”
祈軒說:“我們誰都信,但不親自去問問,不親自去看看,又怎麼知道是不是一回事。”望向劉知府,問道:“這裏離縣府有多遠?”
劉知府回道:“在鎮中心,嗯……步行應該不用半個時辰便可到達,很近的,大人是要現在就動身啟程嗎?”
看看外麵的天色,唐劍對劉知府點了下頭,“現在動身,應該能在午時到達縣府,就現在了。”
劉知府應了聲,“好咧。”回頭吩咐木師爺,“趕緊備馬車去!”
“不用了!”香楠拒絕了劉知府去安排馬車,她解釋道:“既然去知縣府沒多遠,那我們與王爺步行便可,一方麵,可視察當地民情,另一方麵,王爺也想調查一下歐陽大人在百姓心目中的為人,就不用備馬車了。”
“好好好,好的。”劉知府連聲應是,“那王爺是否留下來吃了飯再走?下官這就去命廚房準備飯菜……”
“也不用了!”祈軒冷淡回複,起身,臨走前,囑咐劉知府幾句,“本王今日來過鳳凰鎮的事,一定要保密到底,泄露了,你提著腦袋來見本王!”
劉知府心中一慌,馬上弓腰,膽顫保證:“下官絕不泄露王爺行蹤,請王爺相信下官!”
不再說半句,祈軒一甩衣擺,大步流星往外走,傅恩岩與唐劍,還有南宮詩一一都陸續跟上。
香楠是最後一個走的,她朝劉知府與木師爺招了招手,“走了,拜!”走了幾步遠,又突然回頭,“那……”剛想提什麼,卻發現那二人正在交頭接耳,似乎在商討一件嚴肅的大事情,而且是等人一轉身就開始討論的那種。
沒有多說一個字,香楠把這一幕看在眼中,悄悄轉身,走開了。
走在鳳凰鎮的街上,人來人往,從香楠他們身邊穿梭而過,不時地有攤販叫賣的聲音,各種各樣的聲音噪雜到一起,以為能把世界給亂透,可四處觀察下來,鳳凰鎮鎮內的百姓似乎都過得相當太平,有規律。
走了一會路,祈軒對香楠說:“文傑!”
“啊?”正在觀察街市動靜的香楠,立即回神過來。
祈軒想之又想,最後說:“本王不宜表明身份,本王還是你的護衛,你就以牡丹鎮的知府身份,跨省介入這件賑災銀一案吧!”
香楠有點不明,“王爺,為何不宜表明身份?”
一向了解祈軒為人的唐劍,向她解釋道:“文傑,王爺他現在在民間,朝廷有反動派,可不能讓反動派知道了王爺的行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