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海底世界(1 / 1)

夢幻的海底,珊瑚環繞,魚群穿梭,陽光像碎了的水晶,,一柱一柱的射進來,在旁邊,是巨大的透明玻璃圍著的世界,裏麵住著很多人。難道這是海底酒店?也許是,但也許是比海底酒店還要大的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嚴格來說是海底小城,因為諸多限製,海底小城麵積都不大,一般來說都是和海平麵之上的天空之城聯接在一起。

它們兩之間一般通過海際空三犧飛行器互相往來,除外之外廣州灣還可以通過量子伸縮電梯聯接。量子伸縮電梯和普通電梯不一樣,量子伸縮電梯有點像中間是空的金箍棒一樣,可長可短,實現這一原理的是采用特別的材料“LUANG”,這種材料可在被激發後直接延伸,又有足夠的硬度,所以能支持電梯的運作,當然,限於材料來自火星,成本高昂,技術不太成熟,所以這種電梯隻有兩部,每次載人不多,一般來說,隻是聯合國官員和在廣州灣參加會議的各國首腦有機會搭乘,普通民眾要在開放日排隊參觀,偶爾體驗一下。

和單純旅遊觀光用的海底酒店不同,為保護海底生物,海底之城一般采用八爪魚的形狀,每一個爪子除了是通道,也是機械抓手,會在有必要時,把心髒地帶的海底之城中央撐起,浮出水麵,所以一般來說海底之城都設計得不是很大。建立在公海的海底世界,還要經過聯合國的批準,一般情況下,設計居住人口不超過1000人,必須是建於天空之城之下或附近。按規定,每個海底之城都有一個全方位救生艇。

海底之城在有專門的海際空三犧飛行器停泊港。停泊港一般采用全透明設計,當三犧飛行器通過長長的通道潛行進來時,會經過排水通道,然後飛行器裏麵的人就可以通過特別的通道進到海底之城。

海底之城因為可居住,可觀光及海底研究等多功能,一般為高級官員、有錢人或海洋學家等居住,在這裏也常常是各類有錢人舉行生日聚會的地方,偶爾,聯合國的一些特殊會議也在廣州灣之下的海底之城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