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玉 管 筆 (3)(1 / 3)

——右調《春光好》

其三

曉日上遲遲,麗景良時。猛聽垂楊深處,囀鶯兒。花發幾多枝,亂舞胭脂。妙的寒蟬壓笛,鳥吟詩。

——右調《上西樓》

遊春詞二闋

今朝春色真堪喜,一遍千紅萬紫。柳有清陰,梅有清香,妒煞無言桃李。金輪曉日當空掛,消散了雲羅霧綺。盼到處,滿園光景,滿天清氣。林際微風又起,吹送小鶯歌,聲聲入耳。幽思潛消,清興徐來。觸處芳華皆是。閑隨戲蝶繞花陰,印遍了蒼苔屐齒。快樂嗬,莫令東君去矣。

——右調《花心動》

南園春信正相宜,杏臉桃肌。千紅萬綠爭濃豔,露花兒濕透胭脂。隻想遊人早到,誰教戲蝶先知。海棠深處鳥棲枝,閑語移時。翻身蹴落新紅片,識甚麼弱質嬌姿。盡道一般興事,如何雙鎖愁眉。

——右調《風入鬆》其詩詞文賦,不可勝觀。內有擬離蚤二十八篇,擬演連珠三十章。自述道情曲五套,及十二樓賦、五嶽賦、五湖賦,俱膾炙人口,篇長不能備錄。生甫閱十之一,不禁駭然、驚躍然。喜曰:“芳心香口,絕妙好詞。怎見一斑,已知全豹。比之楊女,此作真不啻雲雲之於泰山,望之自覺形小耳。”仙曰:“他平昔嗜學愛才,雅好著作,此特其一二耳。”生問曰:“娘子可識他否?”仙答曰:“鄉鄰耳,焉得不識。”生曰:“誰家之女?”仙曰:“係豫章王禦史之女,靜香其字,玉蘭其名也。”生曰:“年紀若何?”仙曰:“與賤人同庚,十七歲耳。

”生曰:“麵貌若何?”仙曰:“玉體冰肌,風流窈窕,妙人也。”生聽得神情飛舞,喜曰:“奇女也,小生何福焉得一見斯人耶。”仙曰:“論因緣耳,奚必福也。”生遑然問曰:“然則其扌票梅耶,抑桃夭耶?”仙答曰:“迨吉耳。”生沉思半晌,忽搖頭曰:“難、難、難。”仙會其意,微笑曰:“先生其欲乘龍耶?”生笑而不言。仙曰:“易甚。”生請其故。仙曰:“靜香紅葉空題,恨無黃李。倘一旦拔識先生,吾知郤氏東床,斷不外王家之逸少也。”生曰:“王謝門高,焉能以蒹葭而倚玉樹。”仙曰:“靜香抱負非凡,固重才華而輕門第者。先生有意正室其尚,千萬圖之。”生暗喜,默念諸心。由是而豫章之遊愈決矣。

過月許,乃向鳳仙具陳,欲遊豫章,抵九江省候叔父等故。仙曰:“先生如此,焉敢相留。倘到豫章,靜香之念不可忘也。”生曰:“至情至理,敢不聽從。”是夜盛列壺觴,飲餞別之宴。綢繆眷戀,情態堪憐。一個說旅館蕭條,一個說深房寂寞。正所謂憂從樂致,興盡悲來也。及曉生乃告辭,交相贈物,以為記念。仙長籲曰:“一心萬裏,隻在須臾。觸目興懷。實難自禁。”言訖淚珠珠下。小梅旁曰:“英雄不灑離別淚,娘子豈未之聞耶。”相與偕送。生顧曰:“千萬珍重,珍重千萬。春風多厲,強飯為佳。”仙亦囑曰:“吳山越水,處處小心。無貽妾慮是幸。”生諾而去。

於是挑行李,掛征帆,一葦如飛,望東而棹。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水陸數日,直坻豫章。寓於府城之醉春館。無何那老仆以況瘁故,偶感惡疾,未幾而亡。生悲之,遣道陳齋,寄柩於彌陀寺。事畢,費用頗冗,囊橐俱空。朝夕饔飧,漸作曲衣饣胡口之態。久益甚,館人索資不得。出之,轉寓於紫竹庵。有小僧叱之者,生笑曰:“百姓苦而耕諸田,禿奴逸而享諸室,小生得誌,比類而誅,所不待再計也。”內一禪師名月波,聞而異曰:“良士也,毋忽。”命小僧飯之。飯畢,又茶之。月波乃出問曰:“書生盛居何省?”生高應曰:“湖。”曰:“何州?”曰:“衡。”曰:“何姓?”曰:“周。”月波微笑曰:“小書生,忒狂些。”生大笑曰:“老和尚亦怕否。”月波曰:“汝果能屬對麼?”生曰:“爾止會吃齋耳。”月波顧謂眾僧曰:“這士子舉口成文,絕妙絕妙。”生又答曰:“諸禿奴摩頭無發,大奇大奇。”

正說間,忽一長者,儀容肅穆,自外而來。入方丈與月波見,月波指生謂長者曰:“伊頗聰慧,自道為湖廣衡州人,今早流落在此。”那長者把生上下一看,見生豐姿秀麗,皎如玉樹臨風前。而衣服冠履殊太淡薄。呼而問曰:“汝固湖人,因何至此?”生詐答曰:“因來販貨哩。”長者曰:“汝貨安在?”生曰:“昨因風猛舟沉,今早匹身至此,還有甚麼貨。”長者曰:“原來如此,但汝還欲何往?”生曰:“歸無家,去無貨。吾將老於是鄉矣。”長者曰:“後生年富力強,焉作此語。”言訖,作思量狀。生乃請其姓氏,月波作答曰:“人人都識,王禦史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