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什麼是氣場?大概指的就是眾人矚目的一種環境;就像現在這樣萬眾矚目的一種氛圍;而適應這樣的所氛圍的能力就是所謂個人的氣場,這是在個人技能實力這外影響成績的重要因素。有多少人學富五車;卻怕進考場、有多少人滿腹經綸,卻不敢上台麵。據研究都是氣場不足的表現;而據說多到大場合混混會大有幫助。
南海中心體育場的賽場規格、按官方的數據是150米乘100米。站在如此空曠的賽場即便是兩個標準身高2米75的高大機械人,對於稍遠的觀眾還是顯得有點小。
李源、王有城都是曆經賽事考驗,自然早習慣了這樣的場麵,此刻各據賽場兩邊、默默的打量著對方,等待著決戰的時刻到來。機械人差不多就是按人類的樣式製造,隻是沒有表情、即是沒法判斷雙方此時的心情。
忽然、熱鬧的賽場為之一靜;卻是裁判宣布了“比賽正式開始”。大家都集中了精神,想看看兩們選手的表現。當然作為主場的觀眾、多數是希望李源這棵南海獨苗能保住;因為上場比賽的原因還是有點信心的;也期待李源也能給大家一個驚喜。但一天內要發生兩次奇跡的可能性,簡直又是另一個奇跡。
“就讓我們來一次堂堂正正的決戰吧”;突然李源說話了;而且語氣如此張揚。
聲音比較大,許多觀眾都聽到了,就象平靜的水麵投下的一塊巨石,引得群情激動;又都有點不想信這是李源說的;好張揚,像是在宣戰,但這通常是強者間常用的語氣,李源真夠格說這話嗎?不過雖有疑慮,卻也吊足了觀眾的胃口,禁不住又增加了幾分期待。
“李源這是搞什麼東東,這下輸定了”。這卻是黃主任聽了這話的反應。本想靠著貼身肉搏或其他手段也許還能取勝的一份希望也幾乎變成了絕望;但又希望這是李源是在故意麻痹對手,反正也沒規定如何才是堂堂正正。人在絕望的時候總會主動找些理由或借口來安慰自己,但往往又是這樣才讓人們支持到了最後。
王有城聽到這話的最先反應也是會不會有詐;隨即便不在意了,相信在絕對的實力下,不怕李源玩什麼花樣,最多加份小心就是了。所心王有城不甘示弱,傲然回答:“求之不得”。
驀然間、李源啟動了;幾乎同時王有城也啟動了。
“李源、加油”夏國和、葉美琪在觀眾台高喊。就像油海中的一點火星,隻一刹那、整個賽場幾乎都是響徹的為李源加油聲;縱然有一些王有城的支持者在奮力的嘶喊,也猶如淹沒在暴風雨聲中的“蟬鳴”。
這就是主場的威勢,李源固然是精神一振;但王有城也不是初經風浪、亦是不為所動。兩人就在這有如無形之山般逼迫的呼聲中奔跑、加速奔跑;穿越短短一百多米的距離碰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