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敬業典範,盡顯榜樣力量(1)(2 / 3)

“要追究一個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義或目的,從客觀的觀點看來,我總覺得是愚蠢可笑的。可是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著他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就在這個意義上,我從來不把安逸和快樂看做是生活目的本身——這一理論基礎,我叫它豬欄的理想。”

在“我的信仰”裏,愛因斯坦明確闡明了人是為勞動而生的,人隻有把自己奉獻在工作中才是有意義的。

要實現自我價值,要實現人生的理想,我們就應當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信仰。把工作當做生命的信仰,你才能真正認識到工作是什麼,工作為什麼,工作幹什麼;把工作當做生命的信仰,你才會不甘平庸、才會不甘落後,你才敢在逆境中拚搏、才能在奮鬥中成功;把工作當做生命的信仰,你的生活才會過得更充實,你的人格才會變得更完美,你的生命才會變得更有意義!

如果你能夠以一顆虔誠的心對待自己的工作,視工作為生命的信仰,你一定會贏得人們的尊敬,你也將從工作中獲得最大的受益和歡樂。

閱讀思考:

1. 作為職業人,我們應該學習王順友的什麼精神?

2. 你能否以一顆虔誠之心對待自己的工作?

時傳祥:寧肯一人臭,換來萬戶香

一個人無論自己的職位如何,隻要立足於自己的本職工作,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企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就會得到老板的肯定和讚美。

時傳祥,是一位“寧肯一人臭,換來萬戶香”的掏糞工人,山東省齊河人,中共黨員,曾在北京市崇文區清潔隊工作。

時傳祥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14歲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為生活所迫,當了掏糞工。在舊中國,掏糞工不僅受到社會的歧視,還要受行業內部一些惡勢力的壓榨和盤剝,時傳祥在這些惡霸手下一幹就是20年,受盡了壓迫與欺淩。新中國成立後,他找回了做人的尊嚴,工人階級當家做主使他揚眉吐氣,他對黨充滿感激。他用一顆樸實的心記住了一個通俗的道理:掏糞也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一部分。他把掏糞當成十分光榮的勞動,以身作則,以苦為樂,不分分內分外,任勞任怨,滿腔熱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1952年,他加入北京市崇文區清潔隊,繼續從事城市清潔工作。此時,北京市人民政府為了體現對清潔工人勞動的尊重,不僅規定他們的工資高於別的行業,而且想辦法減輕掏糞工人的勞動強度,把過去送糞的軲轆車全部換成汽車。運輸工具改善之後,時傳祥合理計算工時,挖掘潛力,把過去7個人一班的大班,改為5個人一班的小班。他帶領全班由過去每人每班背50桶增加到80桶,他自己則每班背90桶,最多每班掏糞背糞達5噸。管區內居民享受到了清潔優美的環境,而時傳祥背糞的右肩卻被磨出了一層厚厚的老繭,因而贏得了人們的尊敬,也贏得了很多榮譽。1954年,他被評為先進生產者,1956年當選為崇文區人民代表,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9年,時傳祥作為全國先進生產者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群英會”,國家主席劉少奇握著他的手,親切地說:“你掏大糞是人民勤務員,我當主席也是人民勤務員,這隻是革命分工不同。”時傳祥高興地表示:“我要永遠聽黨的話,當一輩子掏糞工。”自此以後,他更加努力,更加熱愛本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