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對工作滿懷怨言的人,通常都是以自己為中心、整天隻會想到自己有多麼不快樂的人。滿心歡喜的人並不會滿腦子都是自己快不快樂的問題,他們會把時間和精力花在開創以及享受工作帶來的樂趣上。他們在無私奉獻的同時,也能夠享有喜悅。格雷塔·帕爾默從觀察當中發現,“唯有把心思放在別的事情上,而不是處處計較自己是否快樂的時候,人們才能夠真正獲得快樂”。
一個叫多克的信差,他始終認為自己的使命是向人們傳遞快樂,而送信不過是一種方式。所以他的口袋裏總是裝著許多小紙條,上麵寫著一些激勵的話:“今天是美好的一天”,“要笑口常開”,“別再煩惱”……他將信送到人們的手中,也給人們帶去了信心和快樂,成為當地做著普通工作但最受歡迎的人。他自己也因為得到了別人的喜愛,覺得自己的確被人需要,從而更加喜歡這份工作。
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你會享受到工作帶來的樂趣,同時,你會贏得他人的尊重,進而產生一種自豪感。如果你一直處於被動狀態,將會發現每天有一大堆的工作等著你去做,你總有做不完的事。這時,你會感覺工作十分艱辛、煩悶。
由此可見,工作首先是一個態度問題,是一種發自肺腑的愛,一種對工作的真愛。工作需要熱情和行動,工作需要努力和勤奮,工作需要一種積極主動、自動自發的精神。無論自己的工作多麼平凡,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享受工作帶給自己的樂趣。隻有以這樣的態度對待工作,我們才可能獲得工作所給予的更多的獎賞。
彼得年輕時是一個看管旋釘子機器的工人。每天從早到晚接觸的都是釘子,真是枯燥極了。他天天在釘子堆裏打滾,想著世界之大,為什麼要把一生都消磨在釘子堆裏呢?何況這無情的工作永無出頭之日:做出一批製品,第二批任務便又接踵而來了。
彼得每天滿腹牢騷,不斷從嘴裏吐出怨言,在他身旁工作的另一個工人聽到了,認為他的話說出了自己的心聲,也不知不覺地嘀咕起來……
彼得有天想到:難道沒有辦法把工作改變成有趣的遊戲嗎?於是他開始研究怎樣改進工作和增加工作樂趣。
他對同事說:“你專門做旋釘機上磨釘子的工作,把釘子磨光,我專門做旋釘子的工作,看誰做得最快,誰就是勝利者。”
他的提議,立即被對方毫無異議地接受。他們開始比賽,結果工作效率竟提高了一倍,大受老板誇獎,不久他們便都得到了升遷的機會。
彼得後來升為休斯敦機器製造廠的廠長,因為他懂得對待工作,與其勉強忍耐痛恨它,不如找到其他的樂趣享受它。
當我們選擇了一份工作,我們就選定了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工作不僅僅是為了生存或解決溫飽,從你選定所要從事的職業那一刻起,你就將一份希望寄托在你的追求之中,通過努力地工作你要去實現你所奮鬥的目標,也許你是要通過不懈地工作去追求財富,也許你是要追求工作帶給你的成就感,也許你是要用工作來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曆,當隨著你忙碌地工作,距離你的目標越來越近時,你也就會越發感受到工作的快樂。
很少人能體會到:工作是他們快樂最大、最重要的源泉。大多數人都覺得工作很累、很煩、受氣、很單調、很乏味,沒什麼樂趣可言。
快樂的工作是由“快樂的思想”造成的,工作時多添加些“凡事都可以快樂一點”的積極想法,你就可以輕易地在工作中發現無窮的樂趣和生機,借此使自己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快樂。
明白了這個道理,並以這樣的眼光來重新審視我們的工作,就不會認為工作是一種負擔,即使是最平凡的工作也會變得意義非凡。
當然,我們在職業生涯中也會碰到失落的時候,或是期望落空,目標、夢想破滅的時候。但是在遭受打擊之後,我們會重新站起來,對於情勢重新加以審視,然後繼續努力向前邁進;如果就此放棄,然後陷入自怨自艾的情緒中,那根本就是徒然浪費時間,浪費自己的才能而已。
所以,學會享受工作的員工,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從而創造出優異的成績。
閱讀思考:
1.當你麵對工作的時候,是“享受”還是“痛恨”呢?
2.你能夠感受到工作帶來的快樂嗎?
本章要義
·職業不僅是生存的需要,也是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的需要。
·把工作當成一種人生的樂趣,這樣你才能為工作投入,甚至會為它癡迷。
·樂觀地對待自己的工作,是工作順利的條件。
·如果你懂得工作的樂趣,把工作當做戀愛來對待,你將會輕鬆快樂得多。
·學會享受工作的員工,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從而創造出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