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豪族,再想用自己人占據地方軍政主官的職位,須得經禦前會議和谘議院審批通過。而且按雲凡的意思,軍政主官,絕對不是一人兼任。
現在,雲灝等人想要反對,也同樣需要在禦前會議上提出來,並需要三分之二的人讚同才行。
隨後近一個月時間,雲凡幾乎天天會議。今天政務,明天軍務,後天律法,分開進行,讓政務人員參與不了軍務會議。所得議案,在五天一次禦前聯會上確立為準繩。強勢地按自己的構想,設立大唐帝國的高層建築。
接著,一個一個地審批地方軍政主官。需要明確的是,政務主官不在以總督等軍職稱呼,改稱‘長’,州長,郡長,府長,縣長,鄉長,村長。軍隊實行大幅度的改編,分為地方軍和野戰軍。地方軍數量極大地減少,所以地方軍務主官比政務主官低一級。然後把全國分成八方和中州九大軍區,軍區軍務首腦跟州長平級。
軍政互不統屬,且一州州長和一州軍隊總督,不得是同一家族。
處理到州一級就夠了,再往下,那是州級政務院和谘議院的事。兩頭並進,州級從上向下任命,地方從基層向上推選。推選官員逐步取代任命官員。
雲凡之所以快刀斬亂麻式地勤於政務,本質上是懶於政務。一次性的把國家機器搭建起來,讓它自動地依律行事,就是為了當甩手掌櫃。航母即將建好,李縉已到中州任職,導彈的資料,也用飛船送去了龍丹津軍工廠。雲凡想親自征討西洲,並來個環球旅行。
他預感到離開元星的日期不遠了,不把元星徹底掌握在手中,豈不是退路堪虞。
耀陽曆九九零年八月三十日,這天是雲凡的生日。時年三十歲的雲凡,正式登基,成為大唐帝國第一任皇帝。十年征戰即一統東洲,在東洲曆史上,不說絕後,絕對空前,留下耀眼的一筆。
登基大典沒有在舊皇宮舉行,因為那裏現在是順天王府。也沒有在明鳳、雲漪等人修建的新皇宮,雖然建好了,且無比龐大,方圓十裏地之廣,但因為油漆的味道還未散去,且其周圍全是工地。所以雲凡暫時不打算入住。
周圍都是工地,是因為雲漪把皇宮周圍的地域,用寬敞的水泥路,隔成一個個方塊,用於修建政、軍等五院。其他的,則分給各大王爺興修王府。至於公爺府,則在再外麵一些。公府,王府,國家機關同時建造,皇宮被一片偌大的工地團團包圍。
隻修五院,是科教院被雲凡指定在地仙莊舊址。元老院則直接占了皇宮的三分之一。雲凡嫌皇宮太大,把它一分為三,北邊作元老院,中間是皇宮,南邊則成了禦前會議的辦公地。
主辦地點唯有飛天大學這一個選擇。
雲凡沒有采用古禮,接受眾人的朝拜,而在飛天大學所有的間隙,擺上浩大的露天宴席。飛船停留在廣場中心。雲凡等核心人物在飛船上,元老院元老環繞飛船而坐。其他人依爵位、官職高低依次向外。最外圍是全體飛天大學學子。
雲凡的登基大典和立後立妃大典同時舉行,今日以他為核心,他卻成了傀儡。
高大的升仙塔驟然閃亮,雲灝的身影頂天立地,顯現在飛舟一側。他是今天的主持人。
雲灝白髯飄飄,意氣風發,聲音洪亮地宣布,“吉時已到,登基大典正式開始。有請大唐帝國皇帝陛下登基。奏樂,鳴炮。”
禮槍、禮炮轟鳴,煙花漫天。二十四響之後,根據晏薔回憶的進行曲譜寫的樂章,激昂地響徹飛天大學。隨著進行曲的樂聲,飛船內的攝像頭慢慢轉向端坐在特製禦座上的雲凡,雲凡高坐的影像,莊嚴威武地顯現在飛天廣場。這一刻,群情洶湧,萬眾歡呼。東洲正式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雲灝的聲音想起,“陛下封官賜爵。”
人群更是激動,不過很短暫,馬上鴉雀無聲,都在靜聽。其實所謂封賞,早已在禦前會議上做出決定,在這裏隻是向公眾宣讀而已。但知情的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人,今日之後,才會知道,國家高層的構成。
宣讀聖旨的,不是太監,不是高官,不是貴族,而是晏薔。晏薔出現在雲凡身邊時,廣場上,嗡嗡的議論聲響成一片。大唐帝國的政治活動中,女性堂而皇之地登場,且權位顯赫。
晏薔在飛船內聽不到外麵的議論,也不理會眾人的反應,展開聖旨,朗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授雲灝為徽王,······。”就是將前麵確定的王公名單重複一遍。雲灝等人的爵位也重新授予一次,使其原爵位在新朝合理合法。“侯爵,伯爵的爵位,由各位王爵和公爵提請,谘議院審核通過,報禦書房備案即可。以後新增爵位,侯爵及以下爵位,循前例。王爵、公爵由皇帝提名,禦前會議審核。州級谘議院負責審核伯爵爵位郡級谘議院負責審核子爵爵位,府級谘議院負責審核男爵爵位。另一種進爵方式,是依大唐律,由推選逐步自然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