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正陽走了,留下一本秘籍。
這是他一生修為的精華。
彈指一瞬,白駒過隙,轉眼已是半年過去了,逍遙這半年來從未說過一句話,呂南人見了,也隻能微微歎氣,心結,隻有自己能解。
這半年來,逍遙都生活在自責中,如果自己聽父親的話隨他修煉,那也許父親不會離開他,這一切都是父親太過遷就自己。父親的話很對‘文官提筆安天下,武將提刀定太平,’卻也要分個時期,非常時期,便應該做非常之事。
從此,人生是一個人,
雖不說百無一用是書生,但修煉總是不壞的。
這一天,他走出了房門,走出了這半年關閉自己的房門。
呂南人站在遠處,微微一笑,道袍一擺徑直去了。
修真之人,便是與天爭,與地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翻開父親留下的秘籍,逍遙的眼眶濕潤了。秘籍上寫著倆個大字。《劍道》。每一筆,都透著無盡的戰意,無盡的劍意。輕輕翻開,映入眼前的也是兩個大字“逆天”逍遙腦中一陣昏眩,輕輕地合上。緩了緩心神。想道“父親,從來沒有放棄過,就算是因為自己,也沒有放棄自己追其的東西”
再一次翻開書,整個《劍道》共分為九層,不,應該說是隻有九招!
第一招:龍嘯九天
這一招便是禦劍之術,相傳禦劍之術高明之士,可禦劍殺敵於千裏之外,然而,禦劍之術,首先便要知曉運氣之法,可《劍道》上並未寫有運氣執法,逍遙不由呆了,自己有秘籍,卻不懂學。
“呼”一物破窗而來,直直落在逍遙的麵前,逍遙吃了一驚,忙翻開一看。隻見上麵寫著《玉清心法》逍遙心裏一喜。明白這是呂南人給他的,當下忙不可耐的看了起來。
******************************************
偌大梵淨山就隻有呂南人和龍逍遙,顯得有些孤寂,呂南人總是呆不了幾天便要出去逛逛。而龍逍遙,沒日沒夜的修煉,功夫不負有心人,卻讓他練成了《劍道》第一招:龍嘯九天
大自然的造物力量,使梵淨山富集了令人陶醉心歎的自然景觀,山,或雄偉險峻,或秀美多姿,那引人入勝的金頂,在鬼斧神工的叢山峻嶺上突兀的冒起一蹲石柱,如巨筍出土,如玉龍嘯天,紅雲環繞,直指蒼穹。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又將山頂一劈為二,山頂之上修有二座大殿,‘道源宮’‘萬卷閣’兩座大殿之間有天橋相連,顯得如仙家聖地一般。還有那獨立撐雲的‘蘑菇石’依山望母的‘太子石’形神兼備,令人歎絕。站在金頂之上,常常出現‘道鏡’令人魂牽夢縈。水,或涓涓細流,或叮咚垂滴,或白練懸空,或奔騰咆哮,皆異常澄清。峰會水轉,彙成九十九條溪流,順山而東西走向。仿佛似那仙家道鏡,儼然畫中行。
龍逍遙與呂南人居住在‘道源宮’‘出塵殿’。‘道源宮’不大,存在之年月。亦不可考,前有大殿,殿中立有三清尊像,氣勢非凡。殿內部雕梁畫棟,富麗堂皇,構思巧妙,裝修古樸典雅,陳設莊重考究。大殿左旁有一偏殿,‘出塵殿’。‘出塵殿’那是古樸,典雅。極合修真之人居住。
《玉清心法》第一層‘大玄’之境共分‘緣督’‘導引’‘吐納’‘聽息’‘踵息’‘存想’六個境界。
緣督,指遵循中道,或雲運行督脈。導引,即導行肢體,以通經絡。:“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導引乃修真隻本,修真乃為了長生。為了強大,吐納,指吸進清炁,而呼出濁氣。指內呼吸功深,而達於踵。這是修道人所用的內呼吸,與平常人所用的肺呼吸,決不相同。一般人用深呼吸,炁機最多隻能到達丹田;而有道真人的呼吸,卻可以直接到達足後跟。基本的運氣入門之法,龍逍遙已然學會。存想,即內聚精神,不使外遊。存謂存我之神,想謂想我之身。達到存想之境,便可飛劍殺人於千裏之外了。
龍逍遙如往常一樣,坐在蘑菇石上,緩緩翻開存想一頁,陷入了沉思。書上寫著: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於疾病。人病則憂懼,憂懼見鬼出。凡人不病則不畏懼。故得病寢衽,畏懼鬼至。畏懼則存想,存想則目虛見。
何以效之?
病者困劇,身體痛,則謂鬼持箠杖毆擊之,若見鬼把椎鎖繩,立守其旁。病痛恐懼,妄見之也。初疾畏驚,見鬼之來;疾困恐死,見鬼之怒;身自疾痛,見鬼之擊:皆存想虛致,未必有其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