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點輕點,別碰著磕著了!”杜甫下意識的囑咐道。
接管交戰區域,開始戰場清理工作後,杜甫第一個目標就是這個最大的殘骸,即綠雨艦隊裏那艘主動發起撞擊的小型戰艦,殘留下來的圓餅餅。
從遠處看,停留在太空中的殘骸的確是小圓餅,但靠近了就會發現,這是一個龐然大物,把萬八千個人一起壓成小圓餅沒有絲毫問題。
在衝擊力和黑洞引力的雙重作用下,這個殘骸呈標準圓形,平均厚度三米,直徑一百五十米,重量高達兩千萬噸,說明那艘戰艦有百分之四十的艦體殘留了下來。
殘骸就像盤子一樣,一麵外凸,一麵內凹,這是黑洞產生的引力作用在局部導致的變形。
“杜總,根據掃描,這個殘骸都快變成實體了,很難進行結構複原啊。”一個研究人員帶著鬱悶說道。
杜甫的發展軌跡完全沒有按照杜詩學的想法來,從學校畢業後,杜甫在材料研究上表現出了傑出的天賦。
在他從事材料工作的五十年中,提出的新理論不計其數,直接發明的產品也多達數百種,其中五種材料廣泛應用於飛船製造並且是不可或缺的。
在這個英才輩出的科技爆發年代,這些成果也是超出常人許多了。
在玩了五十年的材料研究後,杜甫突然選擇了參軍,在截然不同的領域,杜甫同樣表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天賦。
僅僅五十年,他便從一介新丁升任了第二遊擊艦隊司令,這對於一個沒有實際戰爭經曆的人來說,真的是飛一般的速度了。
原本他的職位可以更高,奈何修為一直卡在四階,不得寸進,限製了他的成績。
按照華夏晉升條例,修為是一切職務變動的硬性條件,修為不足,一切休提。
在兵力眾多,技術含量極高,可反應時間極其有限的宇宙戰爭中,沒有深度開發和強化的大腦,根本就不能有效的進行作戰指揮。
按照要求,擔任遊擊艦隊需要五階修為,杜甫修為不足,計算和反應能力卻是足夠的,即使這樣,他的升職也是王道親自同意批準的。
這次戰場打掃屬於軍事行動,他是臨時司令,殘骸研究屬於科研活動,他是首席負責人。
所以科研人員叫他杜總,軍事人員叫他杜代司令,身兼兩職的杜甫一樣遊刃有餘,都做的很好。
聽到科研員的抱怨,杜甫搖搖頭,反駁道:“隻是‘快’,這不還是有間隙呢麼,你要相信我們的技術實力,肯定能夠成功還原的。”
說完這句話,杜甫壓了壓手,阻止了這個研究員說話的想法,“不說了,殘骸進艙了,安排所有人,按預定計劃開展研究工作。”
為了裝載這個直徑一百五十米的殘骸,在十型有人戰列艦的基礎上,進行緊急改裝,設計建造出了專門的研究型戰列艦。
拆除了數十個艙室,卸載、搬遷數千台各式儀器設備,以騰出足夠的存放和研究空間,同時又重新改變調整艙內環境,以保護殘骸不受環境影響,整體工作量很是不少。
更不要說相關的研究設備了,全部都是華夏最先進的,確定要用的都有雙倍數量作為備份,可能要用的也是一應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