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司令,所有情報都已經分析完畢,報告已經提交上去了。”情報分析部長苗木馬彙報道。
一眨眼,十五天時間過去了。
殲滅綠雨共和國艦隊的戰場區域已經打掃完畢,殘骸和碎片也已經全部解析完成。
“把情報給所有人都發送一份,讓大家仔細研究,尋找對方弱點。”
下完命令,王道開始查閱報告。
“綠雨共和國五千萬噸戰艦結構複原模擬……一億噸戰艦結構複原模擬……”
第一項是關於戰艦研究的,這個也是關注的重點,畢竟宇宙作戰就靠飛船。
五千萬噸是無人戰艦,裏麵的結構乏善可陳,重要的是防護力和攻擊力分析。
“根據其飛船外部建造材料,結合實際戰鬥情況分析,正麵對決的情況下,對方一艘五千萬噸戰艦的綜合戰鬥力,相當於我方十艘四/五型巡邏艦,或者一艘四型戰列艦。”
看到這,王道不禁皺起了眉頭,略作思考後,繼續看了下去。
“對方五千萬噸戰艦最高速度為一千倍光速,比我方巡邏艦最高一千兩百倍光速慢兩百倍光速。”
“對方一億噸戰艦為有人戰艦,其正麵戰鬥力相當於我方八艘六型戰列艦,速度較同級戰艦慢……”
快速看完報告,王道開始閉目沉思。
總體來說,對方防護強,火力猛,但是速度是短板。
這就是說,同等數量下,剛正麵是沒有希望的,要采取遊擊戰,必須快速機動、形成局部數量優勢。
“命令計算中心,根據已知情報,推演最佳遊擊作戰方案。”
“好的,王總!”答應了一聲,張倩前去傳達命令了。
遊擊戰是非正規作戰,以襲擊為主要手段,具有高度的流動性、靈活性、主動性、進攻性和速決性。
遊擊戰在中國有悠久的曆史,公元前512年的吳楚之戰中,就有遊擊性質的作戰行動。
相傳為黃帝風後撰寫的《握奇經》認為:“遊軍之形,乍動乍靜,避實擊虛,視贏撓盛,結陳趨地,斷繞四經。”對遊擊部隊的作戰行動,作了生動的描述。
遊是走,擊是打,字麵理解為遊動攻擊。
遊而不擊是逃跑主義,擊而不遊是拚命主義,遊擊戰的精髓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遊擊戰遵循合理選擇作戰地點,快速部署兵力,合理分配兵力,合理選擇作戰時機,戰鬥結束迅速撤退五項基本原則。
不論經驗還是理論,華夏對於遊擊戰都有相當深厚的造詣。
在速度具有領先優勢的時候,不把這種優勢發揮到最大,那可真就辜負了老祖宗們超絕的軍事智慧了。
“王總,結果已經出來了。”張倩的彙報,打斷了王道的思緒。
點點頭,王道開始查看結果。
根據推演,遊擊艦隊以一千零二十艘戰艦為宜,應包括十艘快速偵查艦,一千艘巡邏艦,十艘戰列艦。
為了能夠快速集合,在短時間內形成局部優勢,任意一隻遊擊艦隊不應距離友鄰艦隊超過3.6億公裏,即,可以在一個小時支援別人,或者得到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