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不著,那就撞(1 / 2)

轟——轟——轟——

大炮轟鳴,防護罩亂顫,不時就有戰艦被打爆。

隻要被集火命中,基本就是報廢的下場,大多直接湮滅成粒子流,運氣好的殘留幾個零件,能夠保持戰鬥力的少之又少。

飛速接近的第一分鍾裏,譚龍艦隊加上友鄰支援來的兩萬多艘飛船,就損失了三百多艘。

“保持陣型,衝上去,隻要衝上去我們就贏了!”譚龍翻來覆去就是這一句話,不斷吼叫著。

這也是沒辦法的,為了拉近距離,這是必須付出的代價。

在小戰場上,妄想隻通過遠距離炮擊消滅對方,是完全不切實際的。

從發現炮彈,計算軌跡,調整己方炮口方位,再開火攔截,這個過程需要0.001秒的樣子,再短的時間,華夏戰艦的係統就來不及做出反應了。

綠雨的炮彈是三千八百光速,也就是說,為了保持最低反應時間,交戰距離最少也要保持在114萬公裏。

但實際上,為了留有充足的反應時間,雙方的距離都會保持在反應時間的百倍以上。

因為華夏具有速度優勢,這個距離可以控製,一般為一億公裏。

為了保持艦隊速度,方便機動躲避攻擊,利於逃脫或者追擊,雙方都會保持最高速度。

同時為了避免迎頭撞上,雙方的航線都是半圓曲線,基本上組合起來就是一個大圓圈。

以一億公裏交火距離來說,綠雨炮彈到達的時候,華夏戰艦已經飛出去了96.5萬公裏了。

綠雨艦隊的炮彈,必須覆蓋以目標戰艦為圓心,直徑96.5萬公裏的圓形區域,才能保證命中。

華夏五千萬噸戰艦最小橫截麵為十平方公裏,為了防止目標從炮彈空隙中逃脫,綠雨艦隊一次得發射兩千九百億發炮彈進行覆蓋。

但是這怎麼可能?就算把一整隻綠雨偵查艦隊分解了,都當成炮彈打出去,重量也不夠。

這還沒算上戰艦的主動攔截打出的空隙,和戰艦自身防護能夠抵禦的炮彈,想要一次集火打爆一艘戰艦,需要的炮彈還得翻上幾番。

所以小艦隊對轟,都是分析對方行動軌跡的規律,抓住對方的航跡進行提前量打擊。

不過這個很多時候看運氣,雙方計算能力相當,綠雨能夠算出來的軌跡,華夏當然不會算不出來。

大多數時候,雙方炮戰基本就是看煙花,摧毀或者被摧毀都是人品大爆發,或者為了一定的戰術目的做出的選擇。

“我艦距離目標還有五十四億公裏,1分鍾後發動撞擊!”執行撞擊指令的巡邏艦發出信號。

一分多鍾,轉瞬即逝,譚龍緊緊盯著屏幕,等待最終結果。

“二十七億公裏,30秒後發動撞擊……”

“十八億公裏,20秒後發動撞擊……”

隨著距離拉近,雙方的閃避時間也越來越小,炮彈也愈加密集,不時打在防護罩上,蕩起陣陣漣漪。

轟——

一艘無人巡邏艦主動擋在撞擊艦前麵,直接被打破護罩後湮滅,它用自己的湮滅,保護撞擊艦不受攻擊。

理論上任何一艘飛船都可以發起撞擊,但是因為角度和方向,不在最佳位置的飛船撞上去需要一定的調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