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5年,華夏共和國江淮州東陽郡河陰縣青桑鎮大雲山上大王莊。
在遼闊的江淮平原上,這座不大的山脈卻也有著幾分秀麗。
一條鄉村水泥路沿著山勢蜿蜒起伏。
一座農家小院,坐落在這條路旁,院子前麵是兩間小瓦房,後麵是三間大一點的紅磚灰瓦房。
雖然已經是深夜十一點多,房間裏的節能燈仍然亮著,隱約可見裏麵人影錯錯。
這無疑是一個普通的農家,但是堂屋的布置卻與普通農家迥然不同,沒有普通人家的櫃子桌椅,而是一個看上去頗有些曆史的三清道像。
塑像前的香爐裏已經積滿了香灰,即使此時,香爐裏仍有三根長香飄著嫋嫋青煙。沒有椅子。
旁邊用作臥室的西廂房內站著十來個人,卻沒有人說話,所有人麵色沉重的望著躺在床上的中年男人。
男人不過四十多,但是滿頭的灰白頭發,臉頰更是蒼白消瘦,沒有一絲血色。
一雙眼睛盡管已經黯淡無光,但還是可以看出曾經的睿智和堅毅。
床前跪著一個眉清目秀,麵色悲苦的少年,少年不過十五六歲,臉上還有幾分稚嫩。
為了不讓中年人擔憂,強忍著悲痛,並沒有哭泣流淚,不過通紅的雙眼,顯示著內心的憂傷。
“勞煩大家了,三更半夜的,大家還要為我這個將死之人忙碌。”中年人似乎對於自己的情況並不擔憂,語氣淡然豁達。
“哎,平時誰沒讓你幫過,你現在的情況大家沒法子,你的後事我們還是要幫著操持的。你放心吧,王道有我們大家一起幫著,一定供他把大學上完。”現在前麵的的一個六旬老人說道。
中年人就是王道的養父,名字叫王侯,二十五歲那年,在路邊發現了一個尚在繈褓的小嬰兒,便抱了回來。
雖經多方打聽尋找,也沒找到孩子的父母,於是收養了孩子,起名王道,如今一晃便是十六年了。
“感謝大家了,隊長,煩請大家出去一下,有些事我要給王道交代下。”王侯聲音雖輕,但是很堅定。
在鄉親們的的眼裏,王侯可是一個本事人。
大雲山上頗多古墓,九幾年的時候有一群盜墓賊用炸藥開墓,被發現後用刀棒火藥槍接連打傷了好幾個村民。
王侯聞訊趕過去,憑著一根木棒,把十幾個盜墓賊一一打翻,從此,村民們就對他敬畏有加。
更讓人敬佩是,是他精湛的醫術,不敢說國醫神手,但是找他看病,絕對比去醫院廉價有效的多。
而且他看病,診金隨意,一般除了急病,隻是開藥方而不開藥,加之治療結果都不錯,所以王侯十分受人尊敬。
“好,有話你和王道說,我們先出去,在外麵等。”老隊長雖然揪心不已,不過還是領著眾人到堂屋等著。
看著跪在床邊的王道,王侯的眼光露出幾分柔和,他對著王道輕聲說道:“道兒,扶我起來!”
“好的,師父。”王道連忙站起來,小心翼翼的環抱著王侯,把他扶著坐了起來。
雖然王侯收養王道長大成人,但是並不像其他普通人家讓王道叫他爸爸,而是讓王道叫他師父。
他這一門一直都是如此,王侯的師父王將,王將的師父王相,都是這樣。
雖然都是姓王,卻都是收養關係,以師徒關係存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