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決戰前夜(1 / 2)

雖然上將軍宋義被項羽殺掉,但是楚軍的軍心並沒有動搖,因為楚軍將士對宋義早就心懷不滿,四十餘天的煎熬早已經讓大家對宋義失去了信任,更重要的是項羽在將士們心中的地位還是一如既往的穩固。

宋義死後的第二天,項羽就召集所有將領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

韓信與欒弋站在項羽兩邊,項羽右邊坐著的是範增、項伯、項莊,左手邊坐的是五位大將。

第一位英布,因為犯了法,被判處黥刑,在臉上刺了字,所以大家也叫黥布。英布後來被帶到驪山當役徒,修築秦始皇陵墓,英布專和罪犯的頭目、英雄豪傑來往,章邯率領驪山眾出函穀關,英布也在其中,隻不過英布帶領一些人逃到其它地方成為盜賊,占山為王。後來聽說項梁平定了江東會稽,渡過長江向西進發,就投奔了項梁,英布作戰極其英勇,衝鋒在前,撤退斷後,深得項梁信任。

第二位是龍且。龍且是項羽同鄉發小,自幼與項羽一起長大,情若兄弟,兩人時常在一起較量武藝,就連項羽要贏下龍且也非常不容易。項梁叔侄起義,龍且一直跟隨著項氏南征北戰,戰功赫赫。

第三位是季布。季布也是楚人,為人好逞意氣,愛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氣。楚人有句諺語說:得到黃金百斤,比不上季布的一句諾言。季布在起義軍中靠勇敢無畏揚名,他親身殺軍,數次拔取敵人軍旗,勇冠三軍,是一員猛將。

第四位是鍾離眛。鍾離昧是楚軍中一員智勇雙全的良將,是他帶著韓信一起投身在項羽麾下,因此向來與韓信較為熟絡。鍾離昧帶出來的部隊急難對付,善於死纏爛打,韌性極強。

第五位是前麵說過的虞姬的哥哥虞子期。,他的實力同樣不能小覷。虞子期最擅長的是防守,排兵布陣穩如泰山,固若金湯。

這五人,任何一人都是獨當一麵的大將,跟隨項氏叔侄多年,忠心耿耿,項羽對這五員虎將也像對待兄弟一般親近。

諸位將領早已經按捺不住心中的戰鬥欲望。

“項將軍,雖然現在宋義已死,但是我們還是要修書一封給懷王。以求得名正言順啊。”老範增似乎無論什麼時候都能保持思維縝密,他時刻都在為項羽著想,就像一名禦手時刻調整著野馬的奔跑軌跡,以防止它衝出了跑道。

項羽沉吟了一會兒。

“有這個必要嗎?”

“當然,將軍如今兵權在手,不怕懷王不封將軍上將軍之職。不過舉手之勞耳!”

項羽同意了範增的提議,結果也正如範增所預料的。但是,後來從送信使者嘴裏得到的情報著實讓大家感到吃驚。因為懷王在知道項羽誅殺掉宋義後,破口大罵宋義忘恩負義,辜負自己的期望,讚揚了項羽深明大義,替自己殺了宋義狗賊。

也許,楚懷王在知道自己兵權再次被剝奪後,這個中滋味隻有他一人清楚。

軍事會議進入下一個議題,如何打敗秦軍。

“諸位,都談談自己的想法。”項羽環顧四周。

“秦軍四十萬之眾,我軍隻有七萬,狠打硬拚顯然很難取勝,依我看,隻有聯合各路大軍與趙軍裏應外合,方能取勝。”虞子期說出自己的意見。

“子期,未免過於保守,這燕齊魏韓的部隊都在漳河附近作壁上觀,慫的像一群騸了蛋的驢,指望他們還不如指望自己。某觀秦軍之要害之處在於甬道,甬道是秦軍糧食輸送之命脈,隻要斷其糧道,秦軍自亂,我楚軍雖然兵少,也能一鼓作氣而如下。”英布到底是一身豪氣,敢打敢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