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閑賦在家,也常被請去采風,邊走邊寫,我也勝任愉快;因盛情難卻,甚至還自不量力地參加了“黑龍江的汽車拉力賽”,冒著風雪嚴寒,跟著瘋狂的賽車手,從華夏東極撫遠跑到中國北極漠河,此行非凡的經曆讓我寫進了長篇紀實《鐵馬冰河達喀爾》,書將在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路上寫的幾篇短文,也收進了“行與思”,其實“走馬觀花”的路上也沒有什麼深刻的思考,隻是一個老文化人對黑龍江邊境文化建設的些許感想。無論怎麼說,退休這些年,無正事可作,除了讀書就是行走,這是基本的生活方式。我曾對采訪我的黑龍江電視台的記者說:“我是行走型的作家,我最後在願望是倒在行走的路上,或倒在記錄行走的電腦前。”
需要自我推介的是“向遠方”中的三篇遊記,是在崗時因公出國的經曆,退休以後根據當時的日記寫的。東歐、印度和非洲的肯尼亞去的人不多,寫的文章不亦多,正好給我了一個機會。東歐諸國“演變”之後如何,肯尼亞的動物可安好,印度為什麼“富的可敵國,窮的一貧如洗”又是國民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書中都有詳實的記述。這是特別有趣的遊記,不信你就看看!
能寫出這幾篇遊記,我要特別感謝徐遲先生,1992年5月我陪同他訪問希臘,那時他已經78歲了,每天早上起來他都寫日記。效仿他,我也每天都寫,隻在出訪的時間寫,因此留下了這樣的幾本日記,據此我寫了幾十萬字的《天涯走筆》,多數在報刊上連載過。這樣,我也算沒白花邀請國家的銀子和單位的差旅費,心裏略有寬慰。
2013年11月多雪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