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1 / 2)

引子

大概還沒有二百年吧,事情就發生在我們村。一天中午有一個叫藍蛋的小孩子在《穆擂神》山南把子放羊,看看日將入午,暑熱難當,藍蛋就把羊收到一棵老榆樹下乘涼,羊吃飽了就乖乖地臥下反嚼,自己也累了就頭北腳南一個仰麵大乍睡下了。可巧有兩個來北地取寶的南蠻師徒二人過路。

“可惜呀可惜!”師父說

“可惜什麼?”徒弟不解地問。

“你看,”師傅指著藍蛋說:“這娃睡的地方乃是一片風水寶地,西北來龍,水出吉方,背靠三台,明堂前金雞單展翅,下砂重重包顧,青龍起舞白虎皈拜,馬背騎人,刀槍明亮,若為陰宅,三年後必出總兵,可惜這娃睡的偏西一點……”

不說師徒二人拉話,卻說這藍蛋根本沒睡實,朦朧中聽說“風水寶地”就用了心,直到聽說“偏西……”後便故意向東翻了一滾。

“這下好了。”師傅高興地說:“要找這樣一塊好墳地還真不容易呢。”

藍蛋聽到此話後,心中樂開了花,故意裝著睡著了,等師徒二人走遠了,便慢慢起來,用攔羊钁頭小心地按自己睡的方位劃好了位置。第二天藍蛋便帶來了鍬和钁挖好了墓坑,隨後把幾隻小羊掀到坑中,太陽還有一杆子高就趕著一群羊回了家,一進門見他媽正在做飯,便問:“媽,飯熟了沒有?”

“還沒熟,旬木兒(指往常,是土語)你天黑了才回來,今兒這麼早回家不是有什麼事吧?”媽媽疑惑地說。

“還真有點事,媽,有幾隻羊跌進山水坑(指下雨時雨水拉下的深坑)了。吃過晚飯媽幫我往出吊一下。”藍蛋說:“拿一根繩和一個筐子,先把媽吊下去,媽把羊綁在筐裏,我一個個拉上來,隨後再把媽吊上來。”

“還是兒子聰明,十六歲就懂這麼多,往後啊,必成大器。”媽媽一邊說一邊給兒子端來一碗洋芋燴菜,一隻手用筷子挑著一個糠窩窩遞給兒子,說:“蛋兒,快吃,你餓了,天快黑了,咱們趁早把羊尋回來。

“嗯。”蘭蛋一邊狼吞虎咽地吃一邊說:“媽你也吃。”

“媽都快急死了,哪能咽下飯,你吃,我先找繩和筐子,媽回來再吃。”

就這樣,藍蛋吃完飯母子二人拿繩挎筐急匆匆地上山去了,沒一會兒工夫就到了山上,隻聽見“咩咩”的羊叫一聲接一聲,走近一看,這藍蛋媽氣不打一處來:原來是新挖的坑,足有一丈多深,坑畔上還插著一把鍬,昏花的老眼隱約看見坑底不是三兩隻羊。

“是哪個短命小子故意挖坑把咱的羊閃進去的?蛋兒,快把媽放下去救羊……。”

“嗯”,藍蛋把繩挽在筐上,一邊讓他媽雙腳踩在筐底,兩手抓著繩子順著坑邊慢慢往下溜,一邊說:“我先以為是山水坑,其實這看起來是鄰村誰家的新墳地。”

“對呀,麻地灣王二前天歿了,敢就是他們打的墓坑……”藍蛋媽邊說邊往筐裏綁羊,綁一個吊一個,好不容易才把七八隻羊吊上去了,母子兩都累了個滿頭大汗、筋疲力盡。藍蛋媽喘了口氣說:“蛋兒,羊都吊上去了,把繩子放下來吊媽上去。”

“媽,不是兒不吊你,風水先生說這是一塊好墳地,媽埋在這裏,兒我三年後便是一家總兵,到那時再給媽好好做個道場。”

“你這個沒良心的小子,天理難容。”這時的媽媽才恍然大悟,這是兒子假戲真做。“老天爺,世上哪有兒子活埋媽的呀,快救媽出來……。”

“媽,你好好安息吧……。”藍蛋一邊說一邊沒命地往坑中填土,一會兒功夫再也聽不見媽媽的哀求聲了。這也是:

春蠶到死絲方盡,慈母為子活遭殉。

老天若有憐人意,後人斷然不該榮。

卻說這藍蛋活埋生母後,把一群羊全賣了,請來一位山東文武先生邊習文邊練武,三年間文韜武略無不精通。是年秋天又是大比之年,藍蛋恰中頭名狀元,官封總兵。思前想後,想起了給母親做法事超度一事,於是第二年清明前請來和尚、高僧,細樂吹奏祭奠母親亡靈,做法事超度七天。忽一日這南蠻師徒二人要去北地取寶又路過藍家村,聽著鑼鼓伴哀樂便問了一個趕驢送糞的老漢說“請問這位大爺,村裏死了人嗎?”

“不”老漢看看問話的徒弟後又轉臉對師傅說:“這是三四年前的放羊娃藍蛋,現在在京城當總兵,回來辦法事超度他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