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救藍寶除妖金雞灘 取金馬失身墜北(3 / 3)

“說的也是。”藍老漢對老婆說:“老天有眼,不一定還能活著上來。走吧,咱們回去明天早點把飯做好送上來,不要把娃餓壞了。”

說著藍老夫婦提好罐子,把火堆加了些柴禾,轉身對曉冬說:“孩子,你可要保重身子呀,常言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回去了。”

“藍叔藍嬸,你們走好,我一定聽你們的話。”曉冬躬送藍家二老後又是一陣痛哭。夜深了,靜靜的夜空被他悲痛的哭聲劃破,閃爍的星星為他的哀泣而亮,老天為他的淚水培增晶瑩的露珠……就這樣早、晚、午將近三天快過去,可惜藍家二老早晚跑腿送飯一點也不煩。曉冬望著清澈的映天湖心哭一陣說一陣,“師傅……你再不回來……徒兒就跟你一塊去了……”正說著,隻見麵前站著一位金甲武士模樣的人左手托著一個金光閃閃發光的長方塊,右手捋起三縷美髯說:“這一孩童,不必啼哭,吾乃火帝真君是也,賜汝火磚一塊,煉幹湖水,救出師傅之屍料理後事去吧。”言訖,將火磚交予曉冬便杳然不見了。曉冬雙手接住火磚後,才恍然大悟尋思著他的容貌:頭戴紅巾,身著金衣金甲,臥蠶眉,丹鳳眼,美髯飄飄。多像老爺廟中的塑像啊,於是趴下一邊叩頭一邊祈禱著:“神仙爺爺,保佑我師父活著回來。”言訖把火磚往湖心一扔,霎時間平靜的湖水如同鼎沸的開水鍋,一縷縷白氣衝天。

不說曉冬湖邊等師父,卻說兩天前被巡海夜差擊斃的王遁元,真魂早被老龍王差魚大將同夜差押赴艶都城告上森羅殿,閻羅王判了他個“盜馬賊”,以“泄漏天機”判刑打入十八層地獄。王遁元被扒光衣服服服貼貼地綁在柱子上坐獄時,側耳聽到好像底層還有痛苦的哼哼聲,不覺自語到:“這就奇怪了,閻王判自己蹲十八層地獄已是最下的一層了,為何下麵還有呻吟聲?”

“你大概是剛來的吧,告訴你吧,我原是陽世間教書的先生,因為沒有把人家娃的書教好,閻王判我‘誤人子弟’罪加一等,專為我設了第十九層地獄。”至於王遁元之魂,後來玉帝查詢善惡,念其普救萬民有功,遂放投生不提。

不說他二人私語,卻說老龍王這天正同武臣士相於龍宮議事,隻見巡海夜差慌慌張張報導:“不好了,不好了,不知何方失火,眼看龍宮的水就要被煉幹了。”

“這還了得!”老龍王一聽直氣得兩眼圓瞪,龍須倒豎,喝令魚大肚率領三千水族小卒前去滅火,自己帶龜、蛇文武丞相緊隨其後。隻見正北紅火通天,四麵八方的水都向哪裏湧去,看看王遁元的屍首也隨波逐浪飄然而去。老龍王一看連呼:“三軍將士聽令:趕築長堤,擋住內水外流,”一聲令下,隻見無數蝦兵蟹將、鱉吏鰍卒,掀的掀,推的推,不一會兒便築起一道泥牆,看看海水平靜,這才收兵回營。

再說湖邊的劉曉冬自從把火磚丟入湖中後看著湖水熱氣翻騰,靜守了三天,第四天早上隻見泥沙托平湖麵,上麵正平躺著師傅,就像熟睡著一樣。劉曉冬一時喜出望外,看看湖心泥沙冒高,師父的遺體擠在湖邊,便兩手一拖把師父拉在平地。這才細細端詳了一番:原黑裏透紅的圓臉盤似乎白胖了許多,頭上的辮子在脖子上纏有兩圈,上穿白老布褂,下穿棕色襯褲,肚內鼓鼓的,口中不停地往外流水,曉冬哭著、按著師父的肚子往出擠水。

“師傅呀你可不能死呀,你可不能丟下徒弟不管啊!”正哭著隻見藍老漢提著一罐飯慌慌忙忙趕了上來,藍老漢見狀便說:“曉冬啊,是怎麼回事?王師傅是怎樣上來的?還活著嗎?”隻見曉冬擦了一把淚把事情的經過細細說了一遍。並說:“那天你問我為啥湖中沸騰,我隻是推說不曉,原本我也不相信這小小的一塊火磚竟能救出師父,是死是活尚還未卜。”

蘭老漢一聽便用手放在王師傅鼻子上,半天才說:“曉冬啊,恐怕再怎麼著都無濟於事了,不管怎麼說咱還是先拉到地上,頭下腳上把水瀝幹再說。”說著二人便連抬帶拉把王遁元的屍體放在了個立窪上,隻見王遁元嘴裏一個勁地往外冒水,不一會兒工夫肚子便扁扁的。藍老漢又用手按住鼻子半晌一點氣息也沒有,摸摸胸口早已冰涼。隻有腿臂保持柔軟。這才對曉冬說:“孩子,別難過,你先吃飯,我回去叫幾個後生,備辦棺木準備後事……”還未等藍老漢說完曉冬便又“哇”的一聲大哭起來。藍老漢再三勸說後下山去了。

卻說曉冬哭著哭著尋思道:“師傅往日遇事總要打開包袱看一本書,我何不也打開包袱看看。”說著走到包袱前,小心翼翼地解開包袱:原來這是一對方紅蘭格老布包袱,內有師傅的一套整齊地疊放的禮服:即是緞瓜殼帽一頂,上蘭下青單衣一件,黑緞馬褂一件,一雙黑軟皮圓口布鞋等,再看有一白布袋,沉甸甸的,拉開抽口,裏邊是些白花花的銀子,還有一個小包,包著文房四寶和一本書與一個麻紙本子……。看到這裏曉冬自言自語地說:“我試著看看這本書吧!”於是把書掰開一看隻有三頁,他揭在第一頁,書本上隻映出:“人在書在,人去書歸”八個字,頃刻那書飛空而去杳然不見了,卻聽半空中有人言曰:“此去:

二十日後大土埋,忠臣已把良心賣。

救人不成文君去,椽頭無木半絲飛。”

曉冬驚訝地舉目四望,哪裏還有半個人影,他定了定神又打開師傅的“劄記”,裏邊夾著一張用毛筆寫的“藏寶圖”圖上便是由南向北各地的藏寶地點,這第一寶地便是“穆擂神”山映月湖,接著是“金雞嶺”、“銀屯溝”還有“葫蘆河”、“雙牛岔”、“蛤蟆溝”、“鳳凰城”等好幾處地方,隻是僅有地名,不知所藏何寶,如何取出,接著又翻了一頁,隻見上邊寫的一清二楚,正看在好處時,忽聽人聲吵雜伴著藍寶娘的哭聲,一群鄉親抬著一副棺木上來了。他趕緊合上書包好包袱,一見棺木落地忍不住又落起淚來,隻見藍寶爹將扛著的一個大包袱放在王師傅身前,氣喘籲籲地掏出一塊毛巾給曉冬擦幹了淚和藹的說:“孩子別難過了,人死不能複生,咱還是把你師傅好好安葬了,以後你隻要繼承了你師傅的遺誌,多做善事,也算對得起師傅了。”說著一邊拉過曉冬一邊對大夥說:“老衣都在這包袱裏,你們大家給亡人裝穿的裝穿,打墳的打墳,把王師傅就安置在這幹涸了的湖邊吧。”說時遲那時快,約莫一個時辰一切就緒。可憐的曉冬被藍寶爹和另外一個小夥子拉住不讓近前,直到墳埋好後才將他放開,曉冬跑過去跪在墳前打頭墜命地邊哭邊雙手刨墳,鄉親們見狀不得已又將他架開。就在曉冬痛哭時隻見南風驟起、彤雲密布,霎時下起一陣大雨。蘭家二老隻得呼喊眾人把曉冬連拉帶扯拖下山,回到家,大家這才發現頭上戴的白羊肚手巾早已被淋成了紅色。

“老天哭了。”藍寶爹悲痛地說:“被曉冬感動了,竟下起了血淚斑斑的紅雨。”

“老天爺,謝你一片憐憫之心,曉冬叩頭謝過了。”

唉!真是;

練就移山入海功,大誌未酬身先殉。

哭煞曉冬苦孩童,天落紅雨亦同情。

列位:此事是真是假,聽老年人說,早在民國年間每逢冬至前後就有人夜間偷偷燒紙,第二天早上看見很多馬蹄蹤和大堆的紙灰。若想知道後事,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