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展神通如來千手召異獸潛淵縮地【四】
話說那令公鈞旨又道:“廟外那兩個魔君正是與你送兵器來的,天書第一卷“潛淵縮地”變化多端,不是你一時半會就能領悟到得,今且把一“縮地大法”現教授予你,可用此術破那二人本領。”
言畢又讓青衣大漢操了以把樸刀相送。
‘青麵獸’楊誌得了天書,又習練了‘縮地大法’,心中大喜,推金山,倒玉柱,三頭九叩又對令公拜了幾拜。
詩曰:
皓魄當空寶鏡懸,山河搖影十分全。
瓊樓玉宇清光滿,冰鑒銀盤爽氣旋。
萬裏此時同皎潔,一年今夜最明鮮。
渾如霜餅離滄海,卻似冰輪掛碧天。
別館寒窗孤客悶,山村野店老翁眠。
咋臨漢苑驚秋鬢,才道秦樓促晚風。
俞亮有詩傳晉史,袁弘不寐泛江船。
光浮杯麵寒無力,清映庭中健有仙。
處處窗軒吟白雪,家家院宇弄冰弦。
今宵動靜楊家祠,何日能返二龍山?
‘青麵獸’楊誌徑自出得廟來,隻見明月當天,因感這月光皎潔,玉宇深沉,真是一輪高照,大地分明。對月懷歸,特口占一首長篇。
早有小兵看到楊誌出得廟來,口中大叫道:“兩位都頭,那青麵賊在這裏呢,今番莫讓他逃了去。”
那孟飛雄,焦守印早仗兵器攔在當前,說道:“你這惡賊,竟辜負皇恩,落草為寇,今日還想走的掉?”
那‘青麵獸’楊誌也不答話,挺手中刀,迅如疾風,撲麵砍來。
孟飛雄也挺戰斧相接,口中對焦守印道:“賢弟且住觀看,看哥哥手段。莫讓他這廝說以多欺少。”
正是這孟飛雄要呈能耐,說時遲,那時快,兩般兵刃接觸,孟飛雄就覺得不對,隻覺得氣血泛胸,虎口顫麻,手中斧險些脫手。
卻原來正是那三枚仙棗功效非凡,把個楊誌氣力兀自提升數倍。
楊誌得理不讓人,手中樸刀如疾風暴雨一般,都朝孟飛雄招呼過來。
孟飛雄大喝一聲,故伎重演,手中斧雙手灌輸內力真氣,默念法訣,隻見得那斧頭化作無數枝小斧頭,紛紛揚揚,齊向楊誌射來。
此時非彼時也,就在這千鈞一發之刻,就見楊誌身如鬼魅,攸然不見。
孟飛雄大駭,隻覺得腦後一陣金刃之風,知道楊誌已自背後襲來,情急生智,使一招“蹬裏藏身”,堪堪躲過。
孟飛雄複轉身看時,楊誌怒如天神,氣洶洶,惡狠狠,挺手中樸刀又來一式“登山趕月”。
孟飛雄手中兵器又舉,一式“力劈華山”,卻是個兩敗俱傷的打法。
那楊誌身如鬼魅,看那孟飛雄手中斧將之之際,又是不見。
片刻之間,孟飛雄身上十幾處掛彩。
孟飛雄正是幹著急,不流汗。
你道這‘‘青麵獸’楊誌使得甚麽法術,正是那三卷天書頭一道,有個名稱,叫做“潛淵縮地”之‘縮地大法’,這神法施展起來,任你和對手有多遠的距離都失去意義。
焦守印看孟飛雄法術失靈,黔驢技窮,顧不得以多欺少,挺起手中寶槍一招‘白蛇吐信’從楊誌背後襲來.。
楊誌耳聽八方,眼觀六路,也不回頭,施展‘縮地大法’,又是繞到焦守印左側,一刀劈了過去。
焦守印躲避不及,正中右手,手中槍把握不住,兀自掉了下來。
隻聽得焦守印一聲怒吼,左手結了一個不動根本印,口念九字真言:“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
這裏小子先簡單介紹所謂九字真言以及結印手法:
密教以左手為常靜,故名為慈悲之手,渡頑愚眾生,右手為常動,故名為智慧之手,渡上根利器,稱為“悲智雙運”渡盡無餘凡夫。合此雙手即表示斷除“貪嗔癡疑慢”之煩惱障惑,是遠離身語意之無始無明,其合掌的姿勢名為“印”,即斷身業的殺盜淫等三惡業,念佛號等密語,及觀諸尊相好莊嚴,則成涅槃實相之常樂我淨。
九字真言,又名奧義九字,分別為: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九字
說是九個,其實不過是個虛名,可以從中化出恒河沙數的手印來,又名奧義九字切,括號內是異譯法)分別為:
(一)不動根本印(獨占印、普賢三昧印)
(二)大金剛輪印
(三)外獅子印
(四)內獅子印
(五)外縛印
(六)智拳印(知券印)
(七)日輪印
(八)寶瓶印(隱形印)
(九)內縛印。
九字源自東晉葛洪的‘抱樸子’內篇卷篇登涉篇,雲:‘祝曰:‘臨兵鬥者,皆數組前行,常當視之,無所不辟’。意思是說,常念這九個字,就可以辟除一切邪惡。東密受到我國道教的影響(使用護咒法),可是在抄錄這九個字時,把‘數組前行’誤抄成‘數組在前’或‘陣裂在前’,而沿用至今。日本所傳的九字其實出自於密教的“九會壇城”,即“靈鏢統洽解心裂齊禪”,九字各有其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