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青木老祖(1 / 2)

第九回月夜關勝拜師尊,雪地大刀習異術【二】詩曰:

紫塞黃雲望眼遮,征韃未解又天涯,可堪綠鬢鬥霜華。

剩水殘山思故國,荒沙瀚海乏仙槎,豪情猶在莫興嗟。

——調寄浣溪沙

幸而關勝素來膽大心細,雖未疑神疑鬼,也未免暗吃一驚,連忙放杯回顧。

見來人乃是一個半老道長,穿著一身青布道袍,倒也整潔非常,不似尋常化緣貧道,衣履塵積。

隻是相貌醜怪,從來未見。身材瘦矮,還不怎異樣,一顆頭顱,卻隻有前半邊腦袋,後腦好似被人削去,隻剩前半麵目。偏是突額高顴,獅鼻虎口,額上皺紋重疊。

一隻似睜似閉的細長眼睛,快要長到鬢角邊去。

上麵兩道細長壽眉,由兩邊眼角掛將下來,長垂寸許。

兩耳垂輪,幾達頸際。比巴掌大不了許多一張臉,卻生著這樣五官,簡直無一相稱。

麵色青灰,瘦得露骨,月光之下,甚是光潤,不現絲毫枯瘠之容。

一手伸出道袍之外,指爪細長,白潤如玉,說完那幾句話,便立定在關勝的麵前,不言不笑,靜待答話。人雖矮小,舉止神情,甚是莊肅,看去自然有威。

關勝聰明機智,知道身後河岸雖有一行花樹,但是前行二三步,便有支渠阻隔,過去又是水田,自來無路可以通行,不比上流河岸寬闊,後園一帶向無人跡往來。

而且自己耳目甚靈,有人在附近走動,決不至於無聞無見,怎會人已近身,未曾絲毫覺得?

來處又是死路。心中好生驚異。生性好勝,雖看不出對方來曆和心意善惡,仍然不願示怯。

心念微動,略微定神,便含笑起立,讓座道:“月明花豔,良夜獨酌,正覺孤影相對,無人同共幽賞,難得老師父忽然飛降,真乃幸遇,焉有不願之理?不嫌塵俗煙火,容弟子敬奉三杯,等小童少時前來,再行洗盞更酌如何?”

此時老道已在側麵一個高約半尺的梅樁上坐下,仰麵向著關勝,靜聽答話,不發一言。

聽到當中幾句,倏地雙眉斜飛,微微動容,欲言又止。

直等說完,才行答道:“我不吃葷,人也隻喜見你一個。這酒仿佛不差,還可擾你兩杯。你那小童雖還靈巧,我卻不願相見。我知壺中的酒不多,你如誠心請我,自去取來我用,不要外人知道來此,否則我就走了。”

關勝亦在暗中查看老道神色,見他說時雙目微一睜合之間,似有精光隱射,舉止神情又那麼端莊穩重,相貌身材雖然醜怪矮小,卻另具有一種威儀,令人望之自生敬意。

心中一動,忽然福至心靈,暗忖:“這位師父的相貌來勢,實在奇怪。自己從不喜歡醜人,偏偏與他投緣,莫非是個有道道長不成?且不說破,我先試他一試。以免遇見異人,失之交臂。”

聞言忙答道:“弟子遵命,不喚人來就是。請問老師父,寶刹何處?法號怎麼稱呼?因何至此?”

一麵傾去杯中餘酒,重新將酒斟入,恭敬遞過。老道接酒,答道:“你果然還好。我住在武當山,生相奇特,人都叫我青木老祖,我也如此自號,舊日法名,久已不用了。我還有話要和你說,你父母已在路上,雖然途中有點耽延,回來也快,沒有多少時候好談。

你那小童青木,見你久不回去,恐一人膽怯,前來作伴,就便來收家夥,接你回房。

你快趕去,將他阻住,就便再取一壺酒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