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姑娘從灌木叢爬了出來,走到梨樹下,用嘴咬下一個梨,吃了。國王走到姑娘身旁,問道:“你是從哪兒來的?是人還是鬼?”
姑娘回答:“我不是鬼,我隻是個不幸的人。除了上帝,人人都拋棄了我。”
國王望著姑娘,仁慈地說道:“即使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拋棄了你,我也不會那麼做的。”國王將姑娘帶回王宮,姑娘的美貌和善良深深地吸引著他。後來國王為姑娘做了一雙銀手,並娶了她為妻。
木蘭替父從軍
很久以前,我國北方有一個勇敢聰明的姑娘,名叫木蘭。木蘭從小就喜歡騎馬射箭,練得一身好武藝。
木蘭十幾歲的時候,有一天,官衙裏派人給她們家送來一份文書,說邊關發生了戰爭,朝廷要召集大批男人去打仗,木蘭家也必須派一個人前去。
得知這個消息後,木蘭一家陷入了苦惱之中,懂事的木蘭更是發愁。她心想:“父親年紀那麼大了,又怎能去當兵打仗呢?而弟弟又還年幼,更不能去啊……”木蘭思來想去,決定自己女扮男裝,代替父親去參軍。
於是,第二天一大早,木蘭就悄悄溜出家門,到街上買了一身男裝、一匹馬,還為馬配上了馬鞍、馬鞭等。隨後,她換上男裝,紮了頭巾,騎上馬,變成了一個英俊瀟灑的少年。
女扮男裝的木蘭回到家裏,家人幾乎都認不出她了。當木蘭說自己要穿著這身衣服、騎著這匹馬,替父親去參軍時,父母大驚失色,說什麼也不答應。但一時之間,他們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而木蘭早已打定主意了。最後,父母在無奈之下隻得答應了。
於是,木蘭告別家人,隨著隊伍來到北方的邊境。她擔心自己女扮男裝的秘密被人發現,所以處處加倍小心。白天行軍,木蘭緊緊地跟著隊伍,從不敢掉隊。夜晚宿營,她從來不敢脫衣服。在戰場上,木蘭憑著一身好武藝,總是衝殺在前,十分英勇。她從軍十二年,立了許多戰功,同伴們全都對她十分敬佩,稱讚她是個勇敢的好男兒。
戰爭結束後,皇帝論功行賞,親自召見了木蘭,不僅要封她做大官,還打算給她很多賞賜。不過,木蘭既不想當官,也不想發財。她隻想得到一匹快馬,早點兒回到家裏服侍父母。皇帝欣然答應了,就讓木蘭跟著同鄉戰友一起回到了家鄉。
此時,木蘭的父母早已老邁了。他們聽說木蘭歸來的消息,非常高興,互相攙扶著來到城外迎接女兒。已長大成人的弟弟則在家裏忙著殺豬宰羊,給辛苦歸來的姐姐做好吃的。
木蘭一回到家裏,就脫下戰袍,換回以前的女裝,梳好頭發,大方地走了出來。戰友們看到木蘭,都大吃一驚:沒想到共同戰鬥十二年的戰友竟然是一個漂亮的姑娘!
扔掉的麻線
從前,有位姑娘長得很漂亮,可是卻很懶惰,做事也很馬虎。在紡織的時候,她總是心浮氣躁。比如說,麻線裏出現一個小線頭,按理說,她本來可以把它們一根根理順的,可她卻懶得梳理,把一大團麻線都扯出來,然後扔在地上不要了。結果,懶姑娘每次紡線的時候都要浪費很多麻線。
懶姑娘有個勤快手巧的侍女。她看到主人把好端端的線團都白白地糟蹋了,非常心疼,就偷偷把這些麻線拾起來,洗幹淨,理順,然後又精心紡一遍,最後竟然織成了一匹特別好看的布。
一次,有個能幹的小夥子看上了懶姑娘,並托人向她求婚。懶姑娘也很喜歡能幹的小夥子,便答應了。
眼看婚期就要到了,按照當地的習俗,在婚禮的前一天要舉行一個盛大的迎賓舞會。舞會上,年輕的姑娘、小夥子可以邀請中意的對象來跳舞。
懶姑娘就要出嫁了,她的侍女當然也要來參加舞會。在舞會上,人人都會穿著漂亮的衣服,侍女會穿什麼衣服呢?她自然是買不起新衣服的,於是她決定用小姐扔掉的線團做成的布匹來為自己做一條連衣裙。經過精心的剪裁和縫紉,一條漂亮的連衣裙終於做好了。
第二天,當勤勞的侍女穿著漂亮的連衣裙出現在大家麵前時,站在一旁的懶姑娘卻嘲笑說:“啊呀,真是笑死人了。那侍女穿著我不要的東西來跳舞!”
小夥子聽了這些話,很迷惑,便問懶姑娘是怎麼回事。於是,懶姑娘告訴小夥子,那個侍女穿的連衣裙是用她扔掉的麻線做成的……小夥子聽了懶姑娘的話,馬上明白了:原來將成為自己新娘的姑娘竟然這麼懶,而相貌不起眼的侍女卻是那麼勤勞。而他需要的正是這種勤勞、樸實、能幹的新娘啊。小夥子決定重新選擇自己的新娘。
這時,又一支舞曲響起了。這次,小夥子沒有走向懶姑娘,而是徑直走到勤快的侍女麵前,向她伸出雙手,邀請她跳舞。侍女紅著臉將手遞給了小夥子。
懶姑娘看到這一幕,氣得渾身發抖。但是她又有什麼辦法呢?誰叫她自己那麼懶惰,還當著小夥子的麵嘲笑勤勞的侍女呢?
懶姑娘就要出嫁了,她的侍女當然也要來參加舞會。在舞會上,人人都會穿著漂亮的衣服,侍女會穿什麼衣服呢?她自然是買不起新衣服的,於是她決定用小姐扔掉的線團做成的布匹來為自己做一條連衣裙。經過精心的剪裁和縫紉,一條漂亮的連衣裙終於做好了。
第二天,當勤勞的侍女穿著漂亮的連衣裙出現在大家麵前時,站在一旁的懶姑娘卻嘲笑說:“啊呀,真是笑死人了。那侍女穿著我不要的東西來跳舞!”
小夥子聽了這些話,很迷惑,便問懶姑娘是怎麼回事。於是,懶姑娘告訴小夥子,那個侍女穿的連衣裙是用她扔掉的麻線做成的……小夥子聽了懶姑娘的話,馬上明白了:原來將成為自己新娘的姑娘竟然這麼懶,而相貌不起眼的侍女卻是那麼勤勞。而他需要的正是這種勤勞、樸實、能幹的新娘啊。小夥子決定重新選擇自己的新娘。
這時,又一支舞曲響起了。這次,小夥子沒有走向懶姑娘,而是徑直走到勤快的侍女麵前,向她伸出雙手,邀請她跳舞。侍女紅著臉將手遞給了小夥子。
懶姑娘看到這一幕,氣得渾身發抖。但是她又有什麼辦法呢?誰叫她自己那麼懶惰,還當著小夥子的麵嘲笑勤勞的侍女呢?
最後,勤勞的侍女嫁給了能幹的小夥子,並和他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三姐妹的故事
從前,有位母親生了三個女兒。大女兒沒有禮貌,心眼也很壞;二女兒雖有缺點,但比大女兒好得多;唯獨小女兒又孝順又乖巧。但這位母親偏偏最喜歡大女兒,不喜歡小女兒。她經常讓可憐的小女兒到大森林裏去,好讓她迷路,再也回不了家。但是每個好孩子都有自己的保護天使,天使沒有遺棄小女孩,每次都給她指引回家的路。
一次,母親又讓小女兒獨自去森林,天使正好不在小女孩身邊,結果小女孩在森林裏迷路了。她走啊走啊,傍晚時分,她來到一座小木屋前,敲了敲門,一位白胡子老人給她開了門。
老人和藹地說:“孩子!你還沒吃晚飯吧,我這兒有幾根蘿卜。”說著,他把蘿卜遞給了小女孩。小女孩用蘿卜熬了一鍋湯。等老人喝完湯後,小女孩才開始喝。
吃完飯,老人說:“現在該睡覺了,可我隻有一張床,你到床上去睡吧,我就在地上睡好了。”
“噢,不,”小女孩說,“還是您到床上睡吧!”但老人一定要小女孩睡在床上,小女孩隻好照做了。
第二天,小女孩醒來,沒有看見老人,隻發現一個錢袋。袋子上寫著:“給昨晚在這兒睡覺的女孩。”小女孩拿著錢袋回了家,把所有的錢都交給了母親。
第二天,二女兒興致勃勃地來到森林裏。傍晚時分,她也來到老人的小木屋。老人把蘿卜遞給她,讓她做湯。湯做好後,二女兒讓老人和她一起吃。
飯後,老人說:“現在該睡覺了,我這兒隻有一張床,你去床上睡吧,我就睡地上。”二女兒說:“這床夠咱們倆睡的,我們都睡床上吧。”
第二天早上,二女兒醒來,老人已經不見了。她在門後發現了一個小錢袋,上麵寫著:“給昨晚在這睡覺的孩子。”女孩拿起錢袋跑回家,把大部分錢交給了母親,自己留了一點兒。
第三天,大女兒也來到了小木屋。當她把蘿卜湯做好後,老人說:“我餓極了,把你的湯分我一點兒吧。”
大女兒卻說:“等我喝飽了,你再喝也不遲!”可她把湯喝得一點兒也不剩。
飯後,大女兒不管老人,自己就躺到床上睡了。
第二天早上,大女兒醒來,發現老人已經不見了。她仿佛看見地上有個錢袋一樣的東西,就伸手去撿,一不小心鼻子碰到了那個東西,結果,她的鼻子就變得很長很長,難看極了。
升平公主
唐朝末年,代宗皇帝把自己最寵愛的女兒升平公主嫁給了大將軍郭子儀的兒子郭曖。
按照郭家的規矩,每天清晨,兒孫晚輩必須到郭子儀麵前請安。由於郭曖和升平公主居住的駙馬府離郭府較遠,每天請安實在不方便,所以郭子儀就允許他們隻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到府中問候,以盡晚輩對長輩的孝道。
升平公主從小嬌生慣養,哪裏願意去問候別人呀!每次去給公婆請安之前,她總是拖拖拉拉不願去,但又不好說出口。所以,在郭曖的一陣陣催促中,她隻得上轎起程。而郭家其他子孫媳婦早已等候很久了。為此,郭曖對升平公主一肚子怨氣,但想到她是尊貴的公主,所以也沒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