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睿,是我。”
“潤明,潤明,你怎麼樣了?”電話那頭略帶焦急地問著。
“我沒事了。”
“真的麼?”博睿有點不太相信。
“真的,我真的好了。”潤明非常肯定地回答博睿。
“那就好!”電話那頭舒了一口氣,“那你現在打算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潤明嘿嘿一笑,“你給我講啊。”
博睿一聽潤明這麼說,心想這小子這回是真好了。但是潤明讓他講什麼呢?於是他問道:“你讓我講什麼呢?”
“當然是那段要被改寫的那段曆史嘍。”
“你確定?你真的要聽?”博睿有些猶豫,“我怕你又承受不了。”
“不會了,心魔已解,什麼都無法阻擋我奔向真相了。”
“心魔?”
“唉,回頭再解釋吧,總之你要當好曆史老師哦!”
“那倒不是什麼難事。既然你說你能承受,那我就可以放心地講了,”博睿想了一下,接著問道,“現在就開始麼?要不咱們把通話模式轉換到3D無障礙交流模式?”
“不用這麼著急。你讓我今天歇一天,稍作準備,明天我去圖書館找你。”
“那最好了。正好我可以借這段時間備備課。”
“哦喲,還真把自己當老師啦?”電話這頭發出了爽朗的笑聲。
“你呀,唉,不和你計較了,我去準備了,掛了啊。”
“好的李老師。”潤明俏皮地回應了博睿。
潤明掛了電話便昏睡了過去。昨晚的夢沒讓他休息好,明天可能會了解到更多顛覆性的事,因此對於現在潤明來說,睡個大懶覺比什麼都更重要、有效。
而博睿掛了電話後可沒閑著,他開始整理自己頭腦中的知識,尤其是有關曆史的知識,因為博睿認為當潤明的老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時間在潤明熟睡的時候悄悄地流走。
潤明睜開惺忪的睡眼之時,己經是第二天的在早上7點。洗漱,著裝,吃飯,坐車,潤明用最短的時間辦完了這些事。
當潤明走進圖書館內,來到了多功能空間箱前,博睿早已在那裏等候多時。
“怎麼這麼慢?”
“夠快的了,”潤明微微喘著氣,“這是我最快的速度了。”
“好吧,我們進去吧。”
說話間兩人進了多功能空間箱並分坐在兩邊。
潤明一邊脫掉外套一邊說:“你怎麼來得這麼早?”
“沒有,我隻是比你提前來了30分鍾,”博睿往後一靠接著說,“頭一次當你的老師,還真有點兒緊張。”
“你?你不至於吧?”
“我自己當然不至於,但聽的人是你,我就得做好充分的準備來迎接你提出的各種問題。”
“我是提問少年麼?”潤明笑著回應博睿。
“是啊,你就是提問少年。”
說著兩人都笑了起來。
“好啦,咱們說正事吧。”博睿嚴肅了起來。
“說正事之前我先告訴你心魔的事兒吧。”
“你不說我都忘了,”博瑞坐直了身子,“到底怎麼回事兒?”
潤明把這兩天的事兒一五一十地全都告訴了博睿。
博瑞聽完後,皺起了眉:“怪哉,怪哉,你的父親居然可以以這種方式來見你。”
“是啊,我當時也感覺很不可思議。”
“那麼,你現在就算邁過去那個坎兒了?”
“沒有吧,應該說過去了,但又沒有完全過去,”潤明想了想說,“這麼說吧,我的一隻腳已經邁了過來,另一隻腳正在往過邁,但至於什麼時候能完全邁過來,我想還是需要時間的。”
“也對,這麼大的心理創傷怎麼能說恢複就恢複呢?還是得慢慢來。但不管怎麼說,那件事不會再牽絆你的確是件好事。”
“沒錯,我也這麼覺得。”
兩人沉默了一小會兒。
“現在我們開始吧。”博睿提議道。
“嗯,你說吧。”
“這個世界原本就像你從曆史中看到的那樣。然而一切在2051年都變了。”
“上次你就說到這了。那到底是為什麼變了,怎麼變了?”
博睿從大衣中掏出了一本書遞給了潤明。
潤明接過書仔細端詳著。
這本書很小,隻有掌心大小。書看上去很完整,不難猜出它定是被博睿一直精心保管著。然而畢竟是紙質書,終究逃不過時間的摧殘。它的邊緣已經有些泛黃了。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這本書的封麵上什麼都沒有。
沒錯,沒有作者,連書名都沒有,自然更不用說出版社了。
“2051年初,有一個叫做漢斯的人寫下了這本書。而這本書的出現就是這個世界發生巨變的開始。”
“有這麼邪乎?”顯然,潤明覺得博睿說的話不太靠譜。
潤明翻開了這本書。這本書的扉頁赫然寫著這樣一句話:
“如果你讀完這本書後相信我的話,支持我的觀點,那麼請你把這本書介紹給別人;但如果你讀完後不相信我的話,不支持甚至反對我的觀點,那麼請你立刻燒毀這本書,盡力忘掉你所讀到的東西並繼續相信現在的這個世界!”
這個作者好奇怪啊,不喜歡為什麼要燒掉呢?潤明暗想著。
潤明翻到了下一頁。
“朋友,或許你已經感覺到,注意到,甚至觀察到這樣一種奇怪的現象:我們的社會在不斷地,快速地發展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然而雖然我們的科技水平在飛速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也隨之提高,但是依舊有很多不必要的資源浪費。而我則專門針對這些資源的浪費進行研究,溯其根源。經過十年的追查,我發現除了奢侈品消費造成的浪費之外,剩下的資源浪費絕大多數來源於各種戰爭。這些戰爭包括各國之間矛盾激化的血肉戰爭,不見硝煙的商業戰爭,還有不念親情的家族戰爭。當然還有其他形式的戰爭,但是這三個可以說是罪魁禍首。“
接下來的幾頁分別闡述了各種戰爭造成的資源浪費及其原因。潤明仔細地讀著。但由於書本身不大而且並不厚,所以沒過多久潤明就讀到了最後兩頁。而這兩頁的話吸引住了潤明的眼球。
“......有的國家為自身的利益,披著保衛國家的獸衣,發動戰爭,贏取暴利。更有甚者甚至挑撥另外兩個甚至多個國家的關係,迫使他們處於一種劍拔弩張的狀態,逼迫他們各自擴充軍備,從而從中漁利。即便不屬於上述情況,國家戰爭總會使參戰的雙方兩敗俱傷,甚至不惜割斷多年培育的橄欖枝,從朋友走向敵人。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戰爭雖然最終受益的是產品或者是服務的享受者,但這過程中幾乎都要浪費大量的資源。曾經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一家人,為了讓自己獲得的利益最大化,家庭中的成員個體不惜耗費大量成本去爭奪有限的家產,其結果往往是花費的成本已經逼近甚至高出了最終所獲物的價值。由此我們也不難發現,引發諸多戰爭的根源就是人類本身的私欲,而它的存在以及膨脹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太多的資源浪費。我們都知道,宇宙中的資源是無限的,但對於現在還不能大規模衝出地球的我們來說,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雖然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消耗的資源會越來越少,但這反而更容易讓我們誤認為我們的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但是我們需清楚,我們的資源不容我們浪費。因此,我們要盡最大的可能消除可能產生浪費的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