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若文自幼與母親相依為命,眼下忽見母親離他而去,心中大慟,撲在秦夫人身上失聲痛哭,悲痛之情,不可言表。紀滄生在一旁直到他哭不出聲時,才說道:“文兒,人死不能複生。你也不要太過傷心了。眼下咱們得趕快離開這裏,找個地方把你娘葬了!”秦若文嘶聲說道:“媽媽生前最喜歡清靜的地方。她曾說過,等到她百年之後,要我將她與我爹爹一起葬在悠仙穀中。”說完起身想要抱起秦夫人,紀滄生急忙搶過,將秦夫人遺體抱入馬車之中。
紀滄生沿著秦若文的指引,駕著馬車向前行了有半個時辰。隻見前麵兩峰聳立之間,隱約見有條小徑,稍不注意,很難發覺。秦若文說道:“就是這裏了。”紀滄生說道:“這便是悠仙穀了嗎?”秦若文答道:“沿著小路再走片刻就是了。”那小徑太窄,馬車不能再行。二人便下車抱著秦夫人遺體,向裏走去,行得片刻,但見裏麵道路越走越寬,兩旁長滿了奇花異草。待到盡頭之時,便已置身空曠寬敞之處,紀滄生說道:“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生。真是難得秦夫人能找到這處所在!”秦若文說道:“這些年來,我和媽媽就是住在這裏的。”伸手指向遠處隱約可見的幾排草屋。紀滄生歎道:“這十多年來可真難為你們母子了。”
秦若文帶著紀滄生又行了片刻,來到一座矮峰之後,隻見那兒有座墳墓,青褐色的墓碑之上,寫著“亡夫秦公鼎山之墓”幾個大字,卻是秦鼎山的衣冠塚。秦若文說道:“以前每逢清明、重陽之時,媽媽都會到此大哭一場,如今卻……”說著已是淚如雨下。紀滄生安慰了他幾句,便動手挖好了一個新墳,將秦夫人葬了下去。秦若文找來一塊木板,磕破手指,再木板之上寫了“慈母秦白氏之墓”幾個字,掏出匕首,仔細雕琢起來,當作石碑,立於墳前。
當晚,他二人就在草屋裏生火做飯。秦若文心中悲痛,食之甘味。隻是呆呆的坐在那裏,仿佛在想著什麼。忽然間猛地站起,來了紀滄生麵前,“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口中說道:“紀爺爺,請你教我武功,我要找那姓易的惡賊報仇。”這句話說得咬牙切齒,顯得心中極是怨恨。
紀滄生急忙將他扶了起來,歎道:“我受你娘之托,即便你不說,老叫化也定會教你武藝。隻是眼下我受那黑衣人一掌,雖以內力強加克製。但還是覺得丹田之中翻騰不已,足見傷勢之重。”頓了頓,接道:“受此內傷,要想痊愈,非得天山雪蓮不可,不然我這一身功力,隻怕將要不保。”秦若文想起適才紀滄生為救他母子二人,以致自己身受重傷,心中感到十分歉疚,說道:“紀爺爺,都是我連累了你。”紀滄生輕撫其首,笑著說道:“說什麼連累?當年若不是你爹神刀大俠相救,老化子恐怕不知見了幾回閻王了!”
秦若文奇道:“神刀大俠?我爹叫做神刀大俠嗎?怎麼從來沒聽媽媽提起過。”要知秦夫人生怕自己孩子,將來走上闖蕩江湖的路,所以對自己和秦鼎山的江湖往事從未多提過,秦若文忽聽到自己爹爹曾叫“神刀大俠”,心中不禁大感興趣。
紀滄生歎了口氣,說道:“你娘有她得苦衷啊!”秦若文問道:“我爹既然是大俠,那又怎麼會讓小人害死?”他適才在馬車中聽到秦夫人和易成金對話,得知自己父親為小人所害,故有此問。
紀滄生說道:“這真是一言難盡呀!當年你爹憑著自己的秦家刀法和那魔魂寶刀,可說是打遍中原無敵手。而且他劫富濟貧,除暴安良。深得武林中人得敬仰,不久就闖出了神刀大俠的名頭。”秦若文靜靜的聽著,仿佛自己回到了爹爹當年縱橫江湖的時代。
隻聽紀滄生繼道:“正所謂,少年得誌,意氣風發,又得到你娘那樣的美人相伴。難免引得江湖中一些敗類的嫉妒。不久之後,江湖就有傳言說道,你爹所使的那把魔魂刀中,藏著巨大得寶藏,而那寶藏是當年衝天大將軍黃巢起兵反唐時,四處籌集到的。後來黃大將軍率義軍攻入長安,不想叛徒朱溫勾結唐軍,反來攻打義軍。黃大將軍猝不及防,被打的退守泰山,他自知義軍將會大敗,便命親信侍衛將那寶藏尋一秘密所在藏好,以為他日東山再起之用。那名侍衛領命之後,便將寶藏藏好,還請塞北名匠用千年寒鐵打造了一把寶刀,對外聲稱寶藏秘密便在其中。”頓了頓,接道:“傳言不脛而走,中原武林各派很快便已知曉。他們一起找到你爹,逼問此事。你爹也不隱瞞,說當年埋藏寶藏的侍衛便是自己父親,還說自己父親受大將軍所托,待得找到一位仁德君主之時便會將寶刀獻上,助其成事。”當時中原各派也覺大將軍之言甚是有理,此事便也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