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與會(2 / 2)

史漫天繼續說道:“那是因為老盟主與秦大俠有著一條約定。”群雄聽到此處更感詫異,心中均想:“難怪張重道會選個與武林盟毫不相幹的人出來,原來他們早有約定在先。”一時隻見都想知道,到底他們之間有何約定?

隻聽史漫天繼道:“諸位英雄想必早已知道,秦大俠有把藏著巨大寶藏的魔魂刀。”場上群雄心想:“此事傳的沸沸揚揚,江湖上人人知道啊!”史漫天接道:“張老盟主胸懷天下,眼看中原百姓深受戰亂之苦,心急萬分。然而心有餘而力不足,當聽聞秦大俠有把藏著巨大寶藏的魔魂刀時,便想將盟主之位讓給秦大俠,讓秦大俠帶領我武林中人找尋寶藏,起義舉事。共救中原百姓與水火!”群雄聽到此處,方才知道張重道為何推選秦鼎山為武林盟主的人選了,得知張老盟主有救民與水火的心意時,都高聲喊道:“老盟主此意甚好,咱們找到寶藏,共同舉事,共同舉事。”一時群情激昂。

史漫天轉身走到秦鼎山麵前,說道:“然而此時秦大俠堅辭不受盟主之位,難免會讓天下英雄想到秦大俠你有私吞寶藏之嫌。”

秦鼎山之所以能來穀中與會,就是敬重張重道在武林中的品行威望。來到穀中之後,聽聞張重道要推選自己為武林盟主,並帶領群豪,尋寶起事。心知張重道胸懷天下天下百姓,不忍見中原百姓受戰亂之苦,情願讓出盟主之位,便說道:“老盟主胸懷天下百姓,晚輩十分佩服。但是家父臨終之前諄諄告誡,定要找到一位仁德之主時,才能將寶刀獻上。老盟主之意,晚輩不能接受,還請盟主另立人選。”張重道見他堅辭不受,也是無法可想。隻得說道:“秦大俠既然已到穀中,那便在考慮考慮。隻要是能救中原百姓於水火的,也都不算有違令尊遺訓。”秦鼎山見他言語之中甚是誠懇,便道:“那好吧!”如此,才有了適才場上婉言推辭武林盟主之舉。眼下聽史漫天誣稱自己有私吞寶藏之嫌,不禁勃然大怒,說道:“在下早已向張盟主說過,先父遺命,要在下妥善保管寶刀,待得找到一位仁德君主時,才能將寶刀獻上。而當今天下大亂,十國並起,連年混戰,百姓苦不堪言,依在下看來,十國君主之中,沒有一個仁德之主,他們隻會魚肉百姓,若是助其成事,那百姓隻會更受其害。”

張重道說道:“漫天,秦大俠也有他的難處,我們不可強逼於人啊!”史漫天說道:“是。但即便如秦大俠所說,當今天下沒有一個仁德之主。難道我武林各派群雄,救不能擔此大任嗎?隻要秦大俠同意,我們找出寶藏,推舉你為義首,共同舉事,逐鹿中原。我等有寶藏在手,又有黃大將軍之名,要平天下,不算難事!”

群雄聽他一番慷慨陳詞,個個心情激昂,心中便想著,找出寶藏,共同舉事,為天下百姓做番大事業。

忽聽秦鼎山朗聲說道:“非是在下滅自己威風,在下實無平天下的大材。依我愚見,我武林中人行俠仗義,打抱不平,那個個都是英雄好漢。但若說什麼舉事平天下雲雲,那便有點漫無邊際了。當今天下已然大亂,十國之勢,剛剛穩定。若再舉一旗,隻有更添戰亂,到最後受苦的還是老百姓。”

群雄聽他二人你來我往,說的各有道理,各人心中也自有不平。有的想:“秦大俠說的不錯,天下已然大亂,我等何必再亂中添亂?”另一些人想:“秦鼎山未免將天下英雄瞧的小了,當年黃大將軍起事武林,便是見證。”一時穀中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