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電視(1 / 2)

國人最熟悉的那一段片頭曲,直到88年才被使用。.最快這時候簡單直接,就是整點倒計時,然後就一位主持人,簡單明了的念了一遍當天新聞的目錄,接下來就是正式的新聞內容。

在此之前,大家不是沒有見過影像。每年村裏都會放電影,“智取威虎山”“地道戰”“上甘嶺”等等,雖然來來回回隻有那麼幾部,但是每回放電影的時候就跟過節似的人山人海。也不是沒聽過新聞,村頭的大喇叭每天早上都會準時響起“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現在是新聞……”可是每個人都喜歡聽的。

但是這一切都沒有一臉嚴肅的主持人,開口說的這句“觀眾同誌們好”來得震撼。接著出現的畫麵讓大家夥兒不斷驚歎,“看,是小平同誌!”“是總理!”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還有經常在新聞中聽到的大人物,卻是第一次以鮮活的形象,出現在眾人的麵前。

本來說好的,調試完了吃晚飯。這都已經七點了,有客人的時候還沒有擺飯是很失禮的。這下好麼,誰也忘了吃飯這茬。像楊老漢這些沉著一點的,拖了把椅子坐下來慢慢看——哎哎呀自己家的電視看起來就是不一樣!大多數人連坐都顧不得了,就這麼站著抻著脖子,一直看到新聞聯播結束,播音員同誌說,“今天的新聞聯播就到這裏。”大家才反應過來,沒了?

不愧是央媽的新聞,哪怕是三十年前,這股子調調和後世簡直一樣一樣的,原汁原味幾十年,不容易啊!尤其是那個一本正經的播音員,乍一看還挺眼熟,最後出場的時候楊小貝才反應過來——這不是趙忠詳嗎?

好吧,趙老師年輕的時候,眼袋就已經這麼大了……

見大家還意猶未盡,楊小貝走過去“啪”的一聲按下了按鈕。“哎唉……怎麼回事?”“停電啦……”“媽我還要看電視,嗚嗚……”

大家不幹了。電視好看著呢!楊小貝不理大家,第一次看是這樣的,她小時候家裏剛買了電視,可不是煮稀飯都津津有味的看了半天舍不得關?可是飯總要吃的,大舅他們還有摸黑回家呢!

電視沒了,大家抱怨了幾句,除了孩子們不依不饒,大人們已經反應過來了。一邊聊著新聞裏出現的人物,一邊走去吃飯。大舅還不忘跟大夥兒說,“明天再來看啊!”得,都當成自己家了。

第二天就開始準備酒席了。鄂北的習俗,男方家要開三天席,非常的隆重。婚禮前一天晚上,主要的親戚全部就要到了,重頭戲在“陪郎”,選親戚中九位未婚的少年,連同新郎湊齊十人,叫“陪郎酒”,這意味著新郎正式成年,是由古時“加冠禮”演化而來。

婚禮這麼重要的節日,自然要請吹打班子的。鄉裏就這麼一支班子,還都是熟人,因此也格外賣力。從晚上開始楊家新房的屋場上就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有重要的客人到,吹打班就會奏樂、唱名。一直到晚宴前客人到齊了,稍事休息一下,馬上又要開席。

支客先生一聲令下,“開席!”,放銃三聲,然後鼓樂齊鳴,酒席就熱熱鬧鬧的開始了。但是陪郎酒被安排在第二排席,老爸被打扮得齊齊整整的,今天他最大,當仁不讓坐了上席,然後又是一陣銃、樂,讓別人都知道:陪郎開始啦!最熱鬧的時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