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品正從正在裝修的房子裏走出來,拍了拍身上的灰塵。腳下的皮鞋上都成了灰白色,看上去十分狼狽,他也顧不得走過路過的人一臉詫異,隨便擦了擦,又趕往斜土路古玩一條街。
這邊也是這兩年才起來的,專門賣老物件的地方。周品正混的時候還沒有呢——那是誰敢拿出這些東西?不能吃不能喝不說,搞不好還惹禍。也是這幾年風聲過去了,那些手裏有貨的急著脫手,漸漸的就成了氣候。
才剛開始,知道的人也不多。周品正急著過來也不是為了淘老物件——他不是混這行的,俗話說隔行如隔山,一沒人脈二沒底蘊,哪怕中間的利潤再豐厚,他也是不粘的。他做生意向來有自知之明,穩妥為上。
這次過來,卻是為了一套家具。之前小貝什麼要求都沒提,就說了喜歡古典的風格,這可把他愁著了。年後托關係,買了一套某小區的商品房,考慮到將來孩子、母親,還有可能要過來的楊家親戚,他選的是最大的麵積,裝修成三室兩廳,還非常寬敞。
商品房私有化剛剛實施,隻有嗅覺靈敏或者是家中實在住房不夠的人在會想起來買房,這其中還要麵臨“高昂”的價格,一次性要拿出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周品正當然不差錢,加上送禮到位,關係夠硬,挑的是領導級別的房子,戶型、朝向都十分滿意。
房子買好了,接下來就愁裝修。本來這個年代,新的住宅樓在大家眼裏已經夠洋氣了,最多就是打個隔間,做個陽台什麼的多爭取一點空間,還真沒有多少人正經八百的做裝修的。
沒有專業的隊伍,找的泥瓦匠隻會砸牆砌牆,實在達不到周品正心中的要求。為了能夠給小貝一個她理想的家,周品正也是拚了,彎七八拐的找著一個做古建築修複的工程隊,人家還是歸文化局管,國營單位!當然了,一頓酒一喝,周品正的價錢一擺出去,現成的外快誰不想掙?特別是他們這些苦哈哈成天修老房子的。
浦海的曆史本來就短,加上戰爭的摧毀,整個市區加上郊區也就那麼數得上的幾個地方。比起鄂北那種曆史悠久的地方就更不用說了,就桃花村都有一個春秋時期的古墓群,耕著耕著地也能帶出快陶片來。
但是沒有什麼卵用。各個地方的文化局都是最苦逼的單位,完全是清水衙門。工程隊的人也不用說了,一個個都是有學曆、有水平的,可是……傷心的話就不用提了。如今改革開放,手上有技術的老師傅,休息的時候出去掙的外快比工資還多,這都是眾人熟知的秘密,可他娘的沒人要找他們修房子啊!
到目前為止,所有的房子都是國家的。就算是有損壞,找單位,找居委會就行。這時有人找上門來請他們裝修,還要按照中式古典風格來弄一套商品房,這也是一樁奇事。
“我說老周啊,我們的本事最好也要弄套花園洋房,或者是一幢樓讓我們弄,你這搞一套毛坯商品房,讓我們怎麼下手啊?”跟著來看現場的孫隊長頭都大了,這也太不符合他們的專業了……
“咳……我這不是也沒有辦法嗎?媳婦兒說了要中式的,可是現在你也知道,除了那些老房子,要麼是筒子樓要麼是豬籠寨,哪裏還有這種房子?”周品正也很委屈,那些老房子也不讓買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