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菜籃子(1 / 2)

一如果按照楊小貝一貫的軌跡,貌似炒房啊,炒股啊都不是她的菜——不專業啊!除了買買買,她就兩眼一抹黑。比如周品正問起來,“為啥要做房地產?”她要怎麼回答?

還有一個問題,房價也好,股票也罷,都是經過幾個跳躍性的上漲節點,是一個長期的、漫長的過程。至少咋九幾年的時候,房價迎來了第一次高速通道,那麼在這之前,他們就買地,買房子,然後靜等著人家漲價?

這也……太沒技術含量了吧?周品正如今正當壯年,也不缺資金,現在他隻想開創另一番事業,而不是單純的賺取差價……好吧,這樣說也不對,在周品正心目中,賺錢就是事業。

楊小貝努力回想幾位房地產大佬的起家軌跡,頹然發現完全沒有印象。人家玩轉房地產的時候,她還在家裏流鼻涕呢!至於以後的諸如“自傳”“傳奇”之類的,人家肯定會完美回避一些關鍵性的問題。比如——政策,人脈,肮髒的pY交易等等。

那麼周品正做好了當“王石”“潘石屹”首富王健林等在後世呼風喚雨的大佬了嗎?還是小打小鬧,不用別的,隻要在浦東承包一些地,到時候建新區的時候就妥妥地成首富了吧?

當然這都是YY,周品正除了錢,半分人脈都沒有,貿然闖入這個官商密不可分的圈子搞不好被人家吃得骨頭都不剩。楊小貝也不願意讓他去闖這個未知的泥潭。於是在她無法解釋緣由,周品正開始做可行性調查以後,這件事情又被擱置下來。

“哦呦,今朝去晚了一點,又沒買到新鮮蔬菜!”周母一早上就唉聲歎氣地回來了。上了年紀的人總是睡不著,於是自告奮勇地攬下了早上買菜的任務。如今東海的漁業資源還沒有枯竭,浦海這邊海貨不愁買,肉、蛋等因為價格相對叫較高,販子多也相對不缺,反而是最普通的青菜最緊俏。

當年楊小貝來的時候就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一點,說好的大城市,冬天吃的還不如鄉下。隻有白菜、蘿卜等寥寥無幾的品種不說,連這些都還需要搶購。這種情況到了現在也沒有很大的改善。雖然現在比之前的計劃經濟靈活了許多,但是隨著改革開發,湧入城市的人口也急速膨脹,供需嚴重失衡。

本來夏天應該是蔬菜最便宜的季節,但是高溫不容易保存,便宜意味著不賺錢,反而導致隻要稍微去晚一點點,就發現賣菜的攤子已!經!收!攤!了!這已經是周母這個月遇見的第三次,她就不懂了,難道真要在太陽升起前去菜場才能買到菜?

楊小貝喜歡吃素,連帶著誠誠也喜歡吃蔬菜。他不像別的孩子小時候非得大人哄著恐嚇著才勉強吃幾口青菜,反而是無菜不歡,桌上沒有蔬菜就小嘴撅得老高。沒有買到寶貝孫子要吃的菜,周母唉聲歎氣了很久,下定決心明天5點就起來去買菜,“真是想不通啊,說是現在生活好了,還沒有以前好買菜了,奇怪哉!”

“太早了天還黑著,您眼神兒不好,要不還是我去吧!”楊小貝說,周母老花得厲害,要是在哪裏摔一跤反而麻煩。周品正也趕忙說,“那以後早上我去買吧,反正早上還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