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老家的時候,有老爸老媽,還有爺爺幫著帶孩子,在縣城有周品正和在家無所事事的周嬸嬸,都是搶著帶娃的主,楊小貝從來都沒有為沒人帶孩子而發愁過,放心地上班,幹好自己的工作就行。
誠誠從小就健健康康的,幾乎都沒怎麼生過病,除了偶爾的一點小感冒,非常好養活,基本不用人操心。可是到了浦海這邊,沒人帶孩子不說,孩子還老是小毛小病不斷。
可能是水土不服的緣故吧,要麼感冒,要麼拉肚子,要麼鵝口瘡,就沒消停過幾天。這不前天婆婆專門個給他燒了喜歡吃的紅燒肉……結果拉肚子了!
楊小貝哭笑不得,這也不能怪婆婆,紅燒肉本身就是濃油赤醬,相對比較油膩,寶寶愛吃不知道節製,一口氣吃多了腸胃就受不了,大晚上的開始拉肚子。正好周品正又不在家,楊小貝一個人大半夜地背著孩子去醫院,折騰得夠嗆。
第二天婆婆知道了原委,自己還沒有怪她,她就開始自責上了,“都怪我不好,哎呀我應該看著點不讓孩子吃那麼多,可憐來兮,在外地也沒吃個好的……”
楊小貝……婆婆總是有本事把好好的事情說得格外不好聽,怎麼叫在外地沒有吃好的?全部都是全天然無公害純野生的好東西好嗎?隻不過老家燒菜是從來不用醬油的,做菜的時候也不像這邊用那麼多的油,主要的還是口味的差異和截然不同的烹飪手法。
這也沒法跟老人家去說,孩子的腸胃嬌嫩,又不習慣濃油赤醬的菜肴,吃多了滑腸了,就是這麼簡單。問題不大,但是孩子受的罪不小,拉過肚子的人都知道,那可不好受。
才過了一晚上,誠誠就從生龍活虎變成了小焉兒雞,把他奶奶心疼得心肝寶貝叫個不停。偏偏還沒好又隻能吃清淡的,越發不開心,還難得發起了小脾氣,掉下幾滴眼淚來。
一向是“嚴母”的楊小貝隻好破天荒地哄孩子,又請了一天假讓誠誠在家裏休息了一天,這才好了一些,今天去學校了。孩子生病痛苦,家長卻跟著辛苦,心疼,累得不行。婆婆除了添亂也就不能有其他用處了,前天晚上熬了一宿,第二天孩子好了一點剛想打個盹,卻發現婆婆要給孩子吃豬腳湯……
楊小貝這個心累哦!明明已經吃得太油膩拉肚子了,還給孩子吃那麼厚重的肉湯,她看著那乳白色泛著油星的湯都胃疼,偏偏婆婆還振振有詞地說,“醫生不是講要吃清淡嘛,我特地個寶寶熬的湯,給他補補!”
唉!說又說不通,也不會聽你的道理,最後還是她臉板下來,婆婆才不高興地收拾著湯走了。就這,還不知道後麵要跟兒子告什麼狀,搞不好還要給街坊鄰居抱怨媳婦終於原形畢露了……
不同的地域,巨大放年齡差,導致她們之間的育兒理念天壤之別。偏生婆婆又是個頭頸硬的,楊小貝根本無法說服她。就像那個時候兒子無法說服她接受兒媳婦一樣,一旦婆婆認準的東西,那是無人能夠撼動她的想法——據說未曾謀麵的公公能夠鎮得住他,可惜這唯一的人早已作古,世上是再找不到能夠轄製婆婆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