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父母正年富力強,爺爺也身體健康,每年都定時檢查,沒有什麼大的毛病。外婆那邊,以前三個舅舅都英年早逝,而現在知道了身患隱疾,早早地就開始幹預了,應該不會出現前世那些悲劇。
楊小貝覺得這是最值得自己安慰的地方——大家都好好的!當然每個人都會老去,包括她自己,總歸逃不過生老病死的輪回。最起碼自己盡力了,如果還不能扭轉命運的輪盤,那也無怨無悔。
現在她相信自己是能夠改變的,至少小舅現在已經成年,高中畢業以後進入了水產公司,外婆又開始張羅著替最小的兒子說媳婦兒了。小姨的軌跡命運變化,她依然認識了自己的那個他,雖然是遠嫁,但是姨夫一如既往地對她好,當然現在舅舅們健在,還有自己看著,以後也絕對不允許他欺負小姨。
大姨的變化的最大的。和上輩子有名無實的婚姻相比,王大成實在可以稱得上是“模範丈夫”。脾氣又好又能幹,正趕上開放二胎的時候,他們果斷生了個兒女雙全,讓易慧芬都羨慕不已。大姨臉上洋溢著上輩子看不見的笑容,對自己現在的生活特別滿足。
現在的韓家衝,早就不像她剛回來的時候那樣窮苦。家家戶戶都新起的大瓦房,講究些的還都是二層小樓。作為最早加入合作社的村子,每家每戶都是有分紅的,光是這一項就讓村民們生活富足無憂。楊小貝回來以後每家都恨不得接她去吃飯,要不是她明智地謝絕,估計都沒有空擋端家裏的飯碗。
鄉親們都是樸實的,嘴上雖然不說但是誰不知道,當年楊家幺女回來的時候是咋樣,現在又是咋樣?雖然有著改革開放、分田到戶的原因,但要不是小姑娘那時候的的“瞎折騰”,大家也不過就是和其他村子一樣,混個溫飽而已。
那時楊家小妹拉著她二哥大冬天的挖洞找黃鱔,大家都當她的小孩子家嘴饞,笑話楊家寵孩子呢!後來又弄出來什麼西瓜玉米的,誰樂意種?好不容易分到了田地,趕緊種糧食是正經!說實話那時候大家都不以為然,還背地裏說這孩子咋就那麼折騰呢?
不過都是鄉親,又有政府是承諾保障,大夥兒才勉為其難地跟著種那些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新鮮作物。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誰知道就那些蔬菜水果的,都賣到國外去了呢?
現在這些農產品的名氣可大,按照老人們的說法,包裝都比以前的大戶人家金貴!農民們不是很懂這個,咱們以前也是這麼種的,隻不過換了品種,口味嘛……吃啥不是飽肚子?咋就能賣出大價格呢?
不懂歸不懂,錢掙到口袋裏才是實惠。規模化的管理,現代化的種植比以前麵朝黃土背朝天不知道輕鬆了多少倍,很多年輕人都解放出來,正經八百上起了班,進了包裝車間、物流公司、水產公司等成了拿工資的人。
城裏人咋啦,商品糧又如何?現在早就不講究那些了,韓家衝的鄉親們說起來都是頭仰得高高的,“咱們村的戶口,那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
可不是!莫不說優厚的工作,優越的居住環境,還有滿意的分紅,哪個不是周邊村子羨慕得眼珠子發藍?大夥兒心裏明白,這一切都是楊家小妹帶來的,要不是她啊,大夥兒還在土裏刨食呢!
現在人家終於去了大城市,就是從前,想感謝她也沒有什麼好的機會。人家什麼都不缺,也從來不認為自己有啥了不起的,在家還是喜歡穿自己家縫的滾身大棉襖,腳下穿著她嫂子做的布鞋,見麵都是笑眯眯地叫著“叔叔伯伯嬸嬸”,一點也沒有自己做了這麼多大事情的覺悟。
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現在楊小貝就是韓家衝嫁出去的姑娘啦!大夥兒既為她高興又依依不舍。沒有什麼是人家看中的,大家隻有把這種好留給楊家人。不是瞎說,楊老漢現在在村裏的地位,那真的是德高望重,說句話比村支書還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