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錢啊錢(1 / 2)

這不管什麼年代,醫院總是不那麼讓人愉快的所在。高高的收費窗口上麵還焊著拇指粗的鋼筋,裏麵的人板著臉孔啪的一下把單子扔出來:“一共十八塊六”。楊啟泰鬆了口氣,還好,錢夠的,要不然又要厚著臉皮找別人借了。他把錢仔細的數了又數,才點出來交到窗口裏。

楊小貝看著老爸手裏的錢,交了以後就真的隻有一些分幣角幣了。看來家裏真的不是一般的時候不寬裕,應該是赤貧才對。現在的物價低,工資水平是工人每月36塊五,農民就不說了。在公社裏辛辛苦苦幹一年,每天都要出工。到年底算賬的時候,首先要公社的帳麵盈利。比如有的公社太窮,年年都是虧欠,就別提分錢的事了。如果公社比較富裕,也不是每家都能分紅。就以楊家為例,家裏麵隻有爺爺一個壯勞力,子女7個,全部都讀過書。所以家裏人口多,要麼太小,大的又要讀書“”,一年下來都是入不敷出的。

不是那個那個年代的人永遠都不懂,總覺得他們愚昧,不讓小孩讀書。殊不知讀書總沒有填飽肚子重要的。奶奶去世的早,爺爺也一直沒有續娶,但還是咬牙讓所有的子女都上了學。他雖然是農人,卻知道不讀書不明理得道理。隻是大的幾個都不是讀書的料,勉強讀完小學、中學就回回家做工了。隻有最小的啟泰從小就聰穎,每個學年都是名列前茅,連老師都說是個讀書種子。所以爺爺默默地咬牙一路供老爸讀到了高中。

爺爺的這種舉動,在當時是很了不起的壯舉,鄉間說起來都是要翹大拇指的。但後果就是,這麼多年下來,本來就是標準貧下中農的家已經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了。

所以雖然是過年,別人家都年底結算下來,能分到幾十、一百不等的錢,楊家卻幾乎沒有多少結餘,爺爺每年還要折一些換成糧食,(這個時候家裏沒有土地,可以分錢也可以分糧食)家裏人無所謂,楊啟泰要上學,學費是一項,學校裏的米、菜也是要自帶的。現在家裏一共也就二十來塊,是爺爺早就攢著的學費,這下醫院走了一遭,隻好到時候又要跟老師說說好話,拖欠一些時候了。

楊啟泰把心裏的煩悶壓下去,其實二哥的學習也很好,隻是他看家裏困難,讀完初中就早早的輟學了。這兩年結婚、生女,今天又生了次子,日日也緊巴巴的。雖然當初哥哥姐姐們都承諾幫襯他,讓他不要多想好好讀書,可這年頭誰家又過的好些呢?聽說今年可以恢複高考了,老師和同學們都說運氣好,對他來講卻不知道該如何。繼續讀下去,考大學?家裏已經欠了很多外債,他覺得自己實在是自私自利,拖累了家庭,他更不敢說不讀了,爹肯定二話不說一頓好揍。雖然是最疼愛的小兒了,但楊老漢一向棍棒底下出孝子,什麼道理都不會說,揍一頓先。

現在妹妹回家了,別的先不想,總算是一件大喜事。其它的過年以再說吧,車到山前必有路。楊啟泰若無其事的把剩餘的錢收起來,和楊小貝一起趕去拿了藥,和大家一起抬起二嫂準備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