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當家的漢子,很快該安排的都已經安排好,下午就得開始忙活了。楊小貝也開始準備午飯,雖然隻有大伯一家,可架不住人口多,一桌子還坐不下。按照老規矩,女人和小孩是不能上桌子的,現在雖說婦女能頂半邊天,可是在講規矩的人家,吃飯的時候女主人總得在旁邊照應著,添酒、盛飯,總要把客人招待好。至於小蘿卜頭,你讓他們老老實實呆在桌上也不行,總是喜歡端著飯碗滿地跑。
所以楊小貝還是隻準備了一桌。也沒什麼好菜,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原材料空有一身本領也使不上勁。說起來她一手燒菜的本事還是因為她是個吃貨。從小隻要是有什麼好吃的,總要想方設法學會怎麼做。人家誇她勤快懂事,打小就懂得在廚房幫忙。老媽隻能默默地眼淚在心裏流——這娃哪裏是勤快喲!純粹是嫌棄老媽沒空幫她做各種好吃的,自己就擼著袖子上了!
早上在廚房忙活,心裏早已經把中午的飯菜計劃好了。二伯殺了隻雞,一半燉了給二伯母,還留了一半加上一大把曬好的蘿卜片,煮了一大鍋子,這個就是硬菜了。早上那塊肉上的骨頭剔下來,上麵加上蓮藕,吊在爐子上麵燉了兩個鍾頭,這會子已經燉的爛爛的,入口即化。這是鄂省有名的紅花蓮藕,隻有這種藕才能燉成這樣的口感。後世那些就算號稱是紅花蓮藕,洪湖蓮藕,其實都已經改成人工種植,比現在純野生的味道差了老遠。
這兩個燉菜除外,就隻剩幾個炒菜了。一個熗白菜,一個幹煸藕片,再拌了一盤蘿卜,加上之前楊小貝拆出來的一碗鴨脖子、鴨翅之類。好不容易湊齊6個菜。老家講究數量要成雙,可不能弄個單數出來,被別人笑話。
大伯母自告奮勇的幫忙來燒火,她就不信了!一看就是沒幹過活的作派,你瞧那雙手,白白嫩嫩像根蔥似的,會做飯她信,吹她做的有多好吃她可不會信。自個兒都在灶做了一輩子,也沒聽見老楊家的誰誇過手藝好,哼!不就是老姑娘嘛,都哄著呢!
等楊小貝開始炒菜,大伯母這才算是服氣。這動作行雲流水的,一看就是老手了,還有這炒菜的做法也很不一樣,聞著又香,看著還好看。趁端上桌的工夫偷偷嚐了一口,也不是樣子貨,的確好吃!隨後她又撇撇嘴,燒菜費這麼些油,能不好吃嗎?大家平時都缺油水,炒菜的時候拿塊油布或者肥肉,在鍋裏擦一下,就算是有了油氣,在加水一煮就得,哪像小姑子這般提著油壺倒啊!家裏都是大老爺們不懂,不那麼省著吃,等過幾天沒油了難道頓頓拿水煮啊?
不提大伯母的腹誹,楊小貝隻覺得整這幾個菜比之前燒一大桌上菜都難。沒辦法,這時節地裏就隻有兩樣菜,蘿卜和白菜。藕是大家去湖灘挖的,也沒人管,隻要勤快不怕凍,想吃多少都有。她想著手頭反正有錢,有什麼好省的?79年政策已經寬鬆多了,雖然沒有明確說不能做買賣,可大家夥平時賣賣土特產、做做小生意也沒有人管了。但是村裏人也都不出去,根本不知道這些。而且大家都是土裏刨食的,誰知道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