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三早上四點鍾,大廚就背著自己的家夥什到了。大家也都趕忙起床幫忙。因為洗三就一天的客,廚師先寫了單子叫主人家備好材料,等今天到了才開始準備工作。時間還是比較緊的。家裏馬上熱鬧地開始忙活起來,除了楊小貝。
爺爺和老爸們都沒有想過叫她起床。早上太冷了,溫度大概隻有零下5.6度,家裏的水缸都結了一層冰,就更別說外麵了。二伯早上去河邊擔水的時候,得用木桶使勁砸開厚厚的冰麵才行。給廚師幫忙都是洗菜、洗碗、洗鍋子這些洗洗涮涮的事情,水冰冷刺骨,連男人們都有點吃不消,就別提看上去嬌滴滴的小妹了。
外麵忙得熱火朝天,楊小貝還在被窩裏酣睡。與懶惰、矯情、嬌氣無關,打小她就不能熬夜和起早。不為別的,一旦熬夜和起的太早,她就犯低血糖,嚴重的話還眩暈。所以她老老實實地守著無比養生的作息時間。雖然生活在現代化大都市,她卻和周圍的同事格格不入。人家晚上十點開始夜生活,她卻早就已經上床見周公去了。
有時候想想,其實她來到七十年代反而更適應一些。除了幾本正在追的小說,基本上沒有什麼不習慣的。平時她從不看電視,不追劇,不刷微博,也從不發朋友圈,把自己活的跟隱形人似的。也許過年後沒有回去上班,除了幾個同事,其他的朋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意識到她的消失——當然,她也就隻有為數不多的幾個朋友而已。小說手機裏倒是下載收藏了不少喜愛的小說,可是早就沒電了,充電寶裏麵電量也不多,現在家裏也沒有電,隻好都壓箱底當擺設了。
一直到天大亮,大伯和姑姑們都到了,楊小貝才被三姑從被窩裏挖起來。幫忙的人主人是要提供早飯的,大家吃完再開工。廚房是”主戰場”,多半的人都在這邊忙活。大廚一個人恨不得自己是三頭六臂,忙得連軸轉。這邊在起油鍋炸丸子,有藕丸子、綠豆丸子、苕(紅薯)丸子等。那邊在上蒸格,按照規矩,做酒席一定要蒸上老家這邊的特色菜——魚糕、肉糕、蒸肉、蒸魚,才算得上是席麵。但是都是窮苦人家,哪裏能這麼講究。頂多就是蒸魚,蒸菜。鄂北是有名的“千湖之省”,魚是從來不值錢的。蒸菜則是把青菜剁碎了,拌上麵糊一起蒸出來,口感綿軟,做起來也費工夫,很是受歡迎。
肉不多,隻有燉藕,燉白菜,能吃到肉味就行。雖然如此,大廚還是很盡心的安排出了八個菜。大多是過油的,手藝也好,平時等閑也吃不到的。所以對大家來講,吃席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楊小貝在廚房裏轉了一圈,各式丸子吃了個飽,連早飯都吃不下了。滿足地摸摸肚皮:“這才是過年的感覺啊!”大廚是村裏的肖師傅,小時候楊小貝最喜歡他,因為每次看見他就會有好吃的。現在也不例外,肖師傅笑咪咪地給她左一塊魚,又一個丸子,看她吃的滿手油開心的不得了。
在老爸她們這輩裏,楊小妹算是小的,走丟的時候全村人都幫著找了好幾天。現在忽然回來了,大家看她總覺得稀罕,這不,孩子們都撈不著吃的,被大人們打發出去玩,反而是楊小貝又這種特殊待遇。她也不嫌害臊——其實我比你們都還小啊,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