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打算(1 / 2)

看見老爸被自己的謊話弄得方寸大亂,楊小貝感覺自己真是罪孽深重啊!沒辦法,撒了一個謊,就得不停的為了圓這個謊而繼續撒下去。她趕緊打亂老爸的沉重思考,“沒事的哥!我年紀還小不著急,等過好年上了戶口,我有其他的打算。到時候再接著讀書也行!”她早就計劃好了,當務之急,是要趁馬上就要改革開放、分田到戶的契機,把家裏的經濟搞上去,讓大家不再為了錢財而擔憂。然後看情況自己還是要再去學校學個文憑出來的,這個時候的文憑可比後世含金量大多了,有此機會最好還是弄個比較保險。

1978年12月的一天,寒冷、饑餓、困苦的十八戶小崗村農民冒著生命的危險按下手印,將土地分田到戶,實行單幹。此舉受到中央的重視與支持,由此揭開了中國農村經濟體製改革的序幕。當年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也確定了改革開放的方針政策。今年過年,大家也都隱晦地說起這些。“分田到戶”,每家每戶都要分到自己的田地,對農民來說最大的吸引力莫過於土地了。但是上麵的政策還不是十分明朗,具體到丈量土地,分配等等細節問題,還不知道要到哪年哪月。到時候到底是怎樣的,誰也說不清楚。

相比大家憧憬中帶著忐忑的期盼,楊小貝清楚的知道,今年上麵就會確定實施第二次土地改革,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年內就到開始落實下來,進行前期的測量、土地普查。明年就要正式分田到戶。老爸還在讀書就匆匆忙忙結婚也有這方麵的原因。畢竟要成戶,才能分配到相應的水田、旱地、山地、宅基地、自留地等等。這個時候農民的狡黠和算計,也是理所應當的。如果老爸沒有成婚,他就隻能分配到自己名下的一畝三分地,那肯定是極不劃算的。

所以在80年大家都正式擁有了自己的土地,楊小貝出生在81年秋天,正好是自家的土地收獲的第一年。那種豐收的喜悅,屬於自家小日子的滿足,加上新生命的到來。爸媽無數次地跟她強調那種喜悅、快樂,是他們一輩子都無法忘懷的。而正是因為他們一次次的提起,楊小貝才對這段“曆史”知道的如此清楚。而隨著土地改革一起的,則是改革開放,全麵放開經濟體製改革。“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地球人都知道了,今年會是一個重要的轉折時刻,趁這個機會,楊小貝決定先去趟趟路子,看看能做什麼生意。她後世好歹在外麵摸爬滾打那麼多年,做的就是銷售這一行,這個時候封閉的內陸地區都還沒有這個意識,應該會有很好的機會。

但是現在剛過好年,一切都還沒有清晰。楊小貝也沒辦法跟老爸說起她的計劃。再說了,她的計劃就是沒有計劃,到時候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