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鎮上(1 / 2)

雖然事情已經敲定,但是家裏的孩子們要出去還是要經過家長的同意的。時間緊張,廖主任得今天把楊小貝帶過去,楊啟泰趕緊收拾了一下,又去地裏尋了爹回來,由廖主任解釋了一下緣由。楊老漢當然不會反對。不讓女孩子拋頭露麵那是老黃曆了。再說,鄂北山區的人們天生就是能歌善舞的,還記得某年春晚的“山路十八彎”嗎?那個妹子就是鄰縣的,他們那邊是土家族,而白雲縣城則是漢族而已。

因為是公家的事,還比較著急,等廖主任帶著楊家兄妹倆回到村部,村主任大手一揮,安排了一輛專車去鄉裏。你還別說,韓家衝到縣城三十幾裏,到鄉上也要三十幾裏,山裏隻有更難走一些。要是不派車子,憑他們幾個兩條腿走到天黑才能到。千萬不要想多了,所謂“專車”,不過是一輛手扶拖拉機而已,是村裏唯一的一輛機動車。一路冒著煙突突地顛倒鎮上,也到了中午。楊小貝感覺自己的屁股都麻木了,五髒六腑差點沒顛出來。還好吃過早飯有一會兒才坐上車,要不然早都吐出來了。

沒辦法,在這個“通訊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縣領導才坐老北京吉普呢,鄉下除了拖拉機,就隻有自行車了。而到鎮上的山路騎自行車還不如走路——全部是五連發夾U型彎,還一個上坡連這一個下坡,就山頂上那麼一點點平路可以走。除了拖拉機能征服這些大陡坡,再強壯的戶外越野運動員也休想靠人力把自行車踩上去。所以大家平時寧可走路,也不想遭那罪——不知道是人騎車,還是車騎人。大部分路程都要靠推著爬坡,想想就算了。

楊啟泰見小妹臉色難看,知道她不習慣如此顛簸的山路,忙過來問她有沒有事,要不要休息一下。廖主任坐慣了的,此時自覺完成了領導交代的任務,正精神著呢,“哈哈!小妹真是從大城市回來的嬌小姐啊,這麼點路就吃不消了?要是咱們走路過來,你可不是要讓你哥背過來啊?”楊小貝偷偷翻了個白眼,老娘我可是十一歲上初中就開始走這條山路,每個月往返一次,整整走了三年!隻不過多年沒有再走過了,而且現在的路況慘不忍睹,拖拉機一路都是蹦過來的,不難受才怪!

要死不活地衝老爸擺擺手,也顧不得那麼多了,楊小貝一屁股坐在路邊的石頭上,先緩一口氣再說。這一路可真夠嗆,不過廖大媽說的對,要是讓她靠兩條腿走過來,隻怕更加不堪,走到的話估計爬都爬不動了。唉!好漢不提當年勇,年紀大了,不服老不行啊!她一邊休息,一般打量這個時代的鄉政府所在地——徐店鎮。

到楊小貝讀書的時候,一條國道正好穿過徐店鎮,因此還算是比較繁華的大鎮了。鎮上有商場、菜場、小學、中學、鄉鎮政府機關等等,配套設施都很完備。而眼前的徐店鎮,就隻有一條窄窄的街道,那頭是政府,這頭是中學,其餘都是民房,飯店隻有一家,兼賣早點。還有一個鄉供銷社,村民們一般日常用品都是在這兒買,就小小的一個門麵,今天還沒有開門。不過韓家衝的人們不怎麼到這邊買東西,除非正好到鄉上辦事情,或者給學校的學生買。因為韓家衝的地理位置比較尷尬,雖屬徐店鎮管轄,卻反而離縣城還更近一些。那邊的路比較好走,所以大家平時趕個集什麼的都是去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