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爺爺已經都在路口的小路徘徊半天了,見他們兄妹倆回來,才慢騰騰地吸著含旱煙往家裏走。楊啟民知道爹擔心小妹。她自從回家來,除了去姐姐家還沒有怎麼出過門。不過按他的性子,再擔心也不會問出口,他表達的方式隻是默默地在路口等待。所以也不等爹問起,就自發地講起了今天的所見所聞。
楊老漢雖然隻是默默地聽著不說話,但是看得出他心情很好,皺紋都散開了好多。自家女兒優秀,那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得到了鄉領導的重視,還被安排唱兩首獨唱,楊老漢還是非常得意。兒子會讀書,女兒會唱歌。就這麼兩個沒成家的娃了,看來都有自己的優勢,也讓楊老漢非常放心。在老家,沒成家就算是沒成人,就還是家長們無比操心的存在。
第二天一大早楊小貝就起來燒飯,洗衣服。二伯母已經可以起來做家務了。鄉下人可沒有那麼嬌貴,農忙的時候,下地幹活也是有的。現在沒有前些年這麼苦了,可是在家也沒有人服侍。二伯母這一次還算是好的,正好有楊小貝回家,否則還要早一點就要下地。
昨天跟爺爺說好的,今天楊小貝會收拾好東西,晚上就不回來了,這幾天都住到易家去。老爸第一天跟著去了,後麵也不必耗在那裏浪費時間,還不如在家溫書。爺爺當然知道桃花村的易家,那是鄉裏有名的人家了,要換以前可是大戶人家,成天都有在門口等著請風水先生的轎子。也是前些年破四舊,才被打成富農。差一點點就被當成地主批鬥了。
易家的老爺子楊老漢也認識,隻不過不熟而已。外公常年在外幫人堪宅點穴,四裏八鄉哪裏都踏了個遍。他為人幽默,學識又好,很是得到鄉親們的好感。外婆也是非常賢惠的女人,他們家的幾個兒女都非常懂事知理,不想那般混不吝的人家。所以聽說易家的大女兒和楊小貝關係好,還邀請去她家住,爺爺還是非常放心的。大家知根知底的,一來楊小貝有個伴,二來桃花村裏鎮上要近一半的路程,也省得楊小貝每天來回跑得辛苦。
幾天不在家,家裏的家務看來就得二伯母出馬了。容姐兒雖然小,卻精怪得很。吃完小姑做的早飯,聽說她要出門好幾天,打著滾的纏著楊小貝不放她走。大家還以為她是跟小姑感情多好,舍不得小姑出門。誰知道容姐吵了一陣,嚷嚷道,“我不要吃媽燒的飯!媽燒飯難吃!”把二伯母氣得嗬嗬直樂,她倒不會小心眼——天生直腸子,根本沒那個意識。
所謂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楊小貝沒有接過家裏的鍋鏟之前,無論二伯母燒的是豬食還是別的,大家沒得選擇,倒也吃的無怨無悔。誰知被楊小貝換著花樣想出來的口味吃了一陣子,再吃回二伯母的大鍋燉,那滋味……容姐兒小孩子口無遮攔,早早地就嚷出來心事。大人們就不好意思嫌棄了,隻好味同嚼蠟地數著日子過,暗暗盼望楊小貝早日歸來。
剛剛收拾好東西,拖拉機就突突突地到了,家門口的小道太窄開不進來,爺爺和二伯、老爸一起送楊小貝出來。都是大男人,也沒有什麼話好交代的。爺爺沉默了一路,等拖拉機要開動了,才憋出了一句:“有事捎個信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