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行李(1 / 2)

暗狠周品正表現得太過給她惹的麻煩,這下好了,“羊肉吃不到,惹得一身騷!“。呸呸!不對,難道她還想著吃羊肉不成?美男雖好,可不是她的菜啊!

不得不說這是個美麗的誤會。楊小貝認為兩個人的距離太遠隻是萍水交集,而周品正堅信他們是老天注定的緣分,甚至都已經開始計劃以後的生活。以至於過了一段時間當周品正大包小包地上門來獻殷勤的時候,豬腳還完全摸不著頭腦,發生了什麼事?是我給他信號讓他誤會了什麼嗎?

既然布料買回來了,立刻就馬不停蹄地準備縫衣服啦!裁縫是老早就打好招呼的,這年頭一戶人家幾年才會做一次衣服,他們都空閑的很,通知一聲第二天就帶著家夥過來了。再過兩年,分田到戶之後,人們一夜之間脫離了貧困,自己也有了可支配的收入。家裏的女主人們當然是第一時間要給家人做新衣服,到了那個時候才是裁縫們是最風光的時候,一家家的連軸轉。

不過好景不長,裁縫們的熱火隻是曇花一現。沒過幾年各類廣州、溫州等地生產的廉價服裝就充斥了整個街麵。人們猛然發現再也不用去扯布做衣裳了,街上賣的成品款式新,質量也好,布料、花樣更是你想要什麼就要什麼,馬上老式裁縫們就沒有了用武之地。

一大早裁縫師傅就帶著徒弟上門了。老規矩是藝人在家幹活,那是要管三頓飯的。藝人也有自己的規矩,因為報酬是按照日子來算,所以除了偶爾打一下方,其它時間都是埋頭幹活。拖時間、搗糨糊是要壞名聲的,以後也沒有人再請他。

吃過飯師傅就開始量尺寸。如果是爺爺和二伯這些成人,師傅們都有一本帳,做過衣服的人家,他們的衣服褲長全部都有譜,打眼一瞧就知道有沒有變化。

但是像楊啟泰、楊小貝這樣的年輕人就不一樣了。師傅會仔細地把每一個尺寸都測量好,記載下來。然後開始裁剪。

一個學徒,從十幾歲到師傅家開始做活,少則三五年,多則要七、八年才能夠出師,出師的標準就是會裁剪。無論高矮胖瘦,隻要有一把剪刀,師傅門把布匹鋪在用門板擱起來的工作台上,刷刷幾剪刀下去,就成了,前襟,後背,袖子,口袋等等全部都有。接下來就由師徒二人鎖邊、縫製,最後裝上紐扣,一件衣服就完成了。

這個時候紐扣也才剛剛占主流,是人們喜愛的“裝飾”品。但是傳統的師傅們還是喜歡在領口做盤扣——沒有盤扣的衣服總覺得沒有那個味道。楊小貝覺得最尷尬的是,女褲子居然是側麵開檔扣紐扣來穿的。原因是現在還沒有皮筋固定,也沒有拉鏈,隻能靠腰帶和紐扣,而出於保守等原因,男褲是開前檔,女褲則是開側檔,已示區別。

這就很尷尬了!穿著習慣問題,她總想要從前麵開咋整……

經過三天的趕工,家裏人的衣服都製作完成了。對了,還有容姐的一件花褂子。就是當初姑姑看中的那個顏色,楊小貝想著小姑娘穿倒不錯,特地扯了幾尺布給容姐做了一身。可把她美的啊!試穿後死活不肯脫下了,結果妥妥地挨了二伯母一巴掌。不年不節的,又不走親戚,穿啥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