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自己的未來,楊小貝也很迷茫。短期內是想著做點小生意,但是她的目的也是為了賺點錢補貼家用,在每一個未來能賺錢的時間節點,利用先知先覺單得到一定的好處。但是講真,她不是董明珠那樣的女強人,對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更是半毛錢興趣都沒有。那樣太累,太拚。對楊小貝來講,小富即安即可。
而對學曆的執著,則是一種憂患意識吧。她突然來到這個時空,總想做點什麼能夠證明自己的存在。前世因為種種原因,她雖然學醫5年,最終卻隻是從事醫療器械、藥品的銷售,算是搭了一點點的邊。這一直是她還有老爸最遺憾的事情。那麼這次有機會填補這個遺憾,真是再好不過了。
事不宜遲,楊小貝回家後馬上跟爺爺說起這件事情。對於小妹在浦海讀過醫學校的說辭,楊家人是深信不疑的。加上這次她成功治愈了如此嚴重的病症,在村裏也是有很大的反響。鄉親們見到楊小貝都有禮多了——在這個年代,大夫是非常值得尊敬的。韓家衝包括周圍的村子裏,都隻有幾個草藥大夫,會幾個草藥方子而已。鄉親們看病很不方便。一個醫生,有的時候也許就會掌握你的生死。所以說雖然楊小貝年紀小,大家知道她會看病,還是對她有了尊敬之情。
本來楊老漢就為了這件事情感到驕傲,自家的兒女有出息,做父親的臉上也有光。現在聽說可以去參加一個什麼培訓班,然後就可以到村衛生室當醫生,楊老漢二話沒說,連夜就出門去村支書家裏問情況去了。
現實是,韓家衝一個名額都還沒有報上去!楊老漢找過去的時候,村支書正在家裏為這個事情發愁呢!符合文件裏麵條件的,村裏挑挑揀揀的就隻有兩個人。一個高中生,就是楊啟民,人家正準備考大學,那是沒可能了。還有一個是祖傳下來有蛇藥方子的一家,可是老子已經快60了,兩個兒子一個比一個蠢笨,孫子們又還小,居然一個人都拿不出來。
就算村裏放寬條件,在把初中生也加上去,但是找了幾個,要麼已經結婚生子,不願意做這事,要麼年紀太小,學出來也不可能在衛生室幹——誰也不敢讓十幾歲的毛頭小夥給看病不是?
事實上前世的時候韓家衝這期是空了,沒有人去。這個培訓班一共之辦了兩屆,後麵就有正式的衛校生畢業了。所以機會難得,農村裏有一大批醫生都是通過這個途徑踏入衛生行業,最後輾轉得到醫生資格的。但是更多的人隻是在衛生室混了兩年,分田到戶後,家裏經濟條件都上去了,赤腳醫生沒有編製,也沒有固定收入,很多人都耐不住寂寞重新握起了鋤頭,把針頭丟掉了。
楊老漢找上門去的時候,村支書高興了。這個事情沒有人報名,一來顯得韓家衝文化太差,二來也是他村支書的工作沒有做好嘛!之前他就隻顧琢磨著楊家幺兒,怎麼就忘了他們家還有個從浦海回來的幺女呢?
這個楊小貝之前就在元宵節的文藝彙演上麵大放光彩,給韓家衝長了臉。鎮上、縣上的領導都對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鎮上王幹事還想讓她進鎮文化隊去,不過年後剛上班,還沒有顧得上去楊家說這事兒。現在她爹過來說她在浦海就是學醫的,但是中途輟學回來了,想趁這個機會去參加一下培訓班,好把學業繼續下去。